吃了东西,商家拒绝赔偿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买贵东西了,商家不给退,如果达不到显失公平的程度,是不能退货的,即只要显失公平的,就可以要求撤销合同,退货。 2、在商家购买物品,与商家之间属于买卖合同关系。价格是合同的一个重要内容,由双方协商确定。同样的商品,不同的商家可能会确定不同的价格,只要消费者接受了该价格,就不能随意要求退货。 3、要求退货,实质是要求解除合同或者撤销合同。因价格高了,不符合解除合同的条件,只能从撤销合同的角度去分析。在显失公平的情况下,可以请求撤销合同,要求退货,如果达不到显失公平的程度,那就不能要求撤销合同,也就不能要求退货。 4、当然,如果有证据证明商家承诺买贵退货的,该承诺有效,商家应当履行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六十五条【合同解除程序】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七条【定金罚则】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一十五条【标的物的质量要求】出卖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质量要求交付标的物。出卖人提供有关标的物质量说明的,交付的标的物应当符合该说明的质量要求。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吃坏东西商家赔偿标准?
消费者吃坏东西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2020.12.04 501 -
吃坏东西商家赔偿标准
吃坏东西商家赔偿标准为赔偿损失外以及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2020.07.10 232 -
-
拒绝了国家赔偿该怎么办?
国家赔偿分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行政赔偿可直接诉讼,起诉期限:三个月内起诉(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的从实际知道诉权或起诉期限时起算,但不得超过收到赔偿决定之日起1年);司法赔偿的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
2022-08-06 15,340 -
吃东西吃到异物怎么赔偿
【法律意见】 饿了么点外卖吃到异物可以申请10倍赔偿。
2022-07-07 15,340 -
吃东西吃出来异物怎么赔偿
吃东西吃出异物,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法律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
2022-05-11 15,340 -
开发商拒绝赔偿怎么办?
开发商败诉后拒不赔偿可以要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强制执行所需材料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证明申请人主体资格的材料,委托代理资料,被申请人的主体资格证明材料,具有强制执行内容的生效法律文书,被申请人财产线索清
2021-10-26 15,340
-
00:53
出车祸拒绝赔偿该如何办车祸肇事者责任的认定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1、车祸事故发生后,肇事者不赔偿的情况,受害方可以向交警部门请求帮助,交警部门予以调解,并要求肇事者承担赔偿责任。调解时应当注意:在双方都同意的基础进行调解;双方协调完成签订调解协议后,肇事方不遵照执
935 2022.04.17 -
00:56
外卖少东西怎么赔偿外卖少东西,可以获得三倍赔偿。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可向生产者
10,536 2022.04.17 -
01:10
拒绝抚养子女怎么办夫妻离婚之后,拒绝抚养子女的,按以下方式进行处理: 第一种方式,子女归另一方来抚养,但是,拒绝抚养子女的一方要承担子女的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等费用。没有尽抚养义务的,另一方有权要求强制执行。 第二种方式,双方都拒绝抚养子女的,可先行裁定
1,56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