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诉讼的基本制度是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经济诉讼,又称经济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依法审理经济纠纷,作出判决的诉讼活动。经济诉讼主要发生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因此,其诉讼活动主要适用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规定。其基本制度包括:1。合议制度合议制度是指由三名以上法官组成的审判集体,代表法院行使审判权,审理案件,作出判决的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审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与合议制相对应的是独任制,即由审判员独任审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独任制。第二,回避制回避制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在法律规定的回避情况下,退出对特定案件的审理或诉讼活动的制度。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审判人员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申请回避: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第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第三,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三、公开审判制度公开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审理经济案件,除合议厅评议外,依法向社会公开的制度。依法规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仅限于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和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二审终审制度是指经济案件经两级法院审判后宣告终结的制度。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基本制度为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 合议制是指由若干名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对民事案件进行审理的制度。实行合议制,是为了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人能力上的不足,以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按合议制组成的审判组织,称为
2022.06.11 1,143 -
劳动制度基本上分为哪些制度
劳动制度基本上可以分为劳动合同制度、劳动保障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劳动仲裁制度。劳动合同制度是指专门规范劳动合同的制度,称为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与每一个劳动者息息相关,是每一个劳动者走上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时都必须签署的协议。劳动
2022.06.08 13,778 -
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的原则。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1.02.06 236
-
经济仲裁基本制度有哪些规定
经济仲裁基本制度有哪些规定? 1、仲裁委员会将当事人财产保全申请提交人民法院的函; 2、财产保全申请书; 3、仲裁申请书及证据材料复印件、仲裁案件受理通知书复印件; 4、保全财产的线索及相关证明材料:
2022-06-26 15,340 -
建立经济仲裁的基本制度
经济仲裁是和平解决经济纠纷的一种方式,是指经济合同当事人发生争议时,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自愿将争议事项或者问题提交双方同意的第三方,按照专门的仲裁规则作出裁决,对双方都具有约束力。第三方成为双方选定的仲
2022-01-05 15,340 -
经济诉讼的基本原则会有哪些
1、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 2、法院调解原则; 3、处分原则; 4、辩论原则; 5、支持起诉原则; 6、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7、检察监督的原则。
2022-07-24 15,340 -
经济诉讼制度模式
经济诉讼,又称经济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依法审理经济纠纷,作出判决的诉讼活动。经济诉讼主要发生在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因此,其诉讼活动主要适用民事诉讼法及其相关规定。制度主
2021-12-01 15,340
-
01:09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
刑事诉讼法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了三大类体系:第一,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犯罪分子的行为是极其可恶的,影响了人民的生活,也增加了社会不和谐的因素,所以必须严惩犯罪分子,不可放过一个。保障人权则是国家一直以来的对国家刑罚权的规制。第二,程序公正与实
5,029 2022.04.15 -
01:15
经济合同诉讼地如何确定
一旦出现了经济合同纠纷,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到人民法院通过诉讼解决。那么,应到到哪个法院起诉呢?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在确定合同纠纷管辖法院时,原告可以自由选择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双方也可以在合
1,416 2022.04.17 -
01:19
因经济纠纷如何诉讼离婚
首先,起诉离婚适用于夫妻双方中有一方不同意离婚,或者双方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归属等问题无法达成合意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起诉离婚主要有以下程序:1、起诉一方应当依法提交起诉状。起诉状中应当包含的信息有: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
1,24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