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罪,中间人可以取保候审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法集资中间人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取保候审的条件,是可以申请取保候审的。《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非法集资罪可以取保候审,前提是符合以下要件之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
非法集资取保候审可以缓刑吗
取保候审只是一种强制措施,能否判缓刑关键还是要看具体量刑情节,比如有无退还集资款等因素。缓刑适用条件有: 1、对象条件:缓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仅指宣告刑和主刑(附加刑仍需执行)而言,对其中不满18周岁的人、已满
2020.06.03 148 -
非法集资可以进行取保候审吗
非法集资可以进行取保候审,法律规定,对于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取保候审。采取取保候审的,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
2020.01.29 131 -
非法集资能取保候审吗
非法集资如果有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情形的可以取保候审。
2020.05.22 234
-
非法集资中间人可以取保候审吗
在我国非法集资中间人可以取保候审吗,我所了解的是法律上,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是,是否批准,需要根据案件情况,以及社会危害性等因素考量了,建议及时委托律师辩护。
2022-08-27 15,340 -
非法集资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刑事被告人提出保或者交纳,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受审只是限
2022-08-24 15,340 -
非法集资中间人能取保候审吗
在我国非法集资中间人可以取保候审吗,我所了解的是法律上,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但是,是否批准,需要根据案件情况,以及社会危害性等因素考量了,建议及时委托律师辩护。
2022-08-26 15,340 -
非法集资可以取保候审吗
非法集资如果有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情形的可以取保候审。
2022-06-06 15,340
-
01:01
非法拘禁可以取保候审吗
行为人触犯非法拘禁罪能否取保候审,应当分情况讨论。首先,如果行为人被判处的刑罚,可能为管制、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的,则可以取保候审。其次,如果行为人被判处的刑罚,可能为有期徒刑以上,但是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发生社会危险的,也可以对其取保候审。再
1,017 2022.04.17 -
01:02
非法集资可以保释吗
非法集资可以保释。保释也就是刑事强制措施中的取保候审,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供保证人或者保证金,保证不逃避、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且能够随传随到的强制方法。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非法集资罪的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较轻,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
836 2022.05.11 -
00:54
帮信罪可以取保候审吗
帮信罪是否可以取保候审,要看是否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
5,19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