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车贼将警车开走疏忽警察是否构成玩忽职守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警察疏忽大意,马虎从事忘拔钥匙,致使贼把警车开走,造成了国家财产遭受损失的事实。客观上已经构成了玩忽职守罪,应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玩忽职守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重大损失结果,在主观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警察疏忽大意,马虎从事忘拔钥匙,致使贼把警车开走,造成了国家财产遭受损失的事实。客观上已经构成了玩忽职守罪,应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玩忽职守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重大损失结果,在主观上并不是出于故意而是由于过失造成的。
偷车贼将警车开走,如果是因为警察疏忽大意所造成的构成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致使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偷车贼开走警车疏忽警察是否构成玩忽职守罪
一般情况下已经构成盗窃既遂。但是,也有例外,例如犯罪嫌疑人虽然偷车后离开现场20米,但是他是在小区内偷车,20米可能还没有离开小区车库或保安亭,没有离开小区保安管理范围,如果是这种情况,就是犯罪未遂。(前提是小区管理完善,保安均在岗)
2020.03.29 116 -
偷车贼将警车开走了是否构成玩忽职守罪
警察疏忽大意,马虎从事忘拔钥匙,致使贼把警车开走,造成了国家财产遭受损失的事实。客观上已经构成了玩忽职守罪,应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玩忽职守罪在主观方面由过失构成,故意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于其行为所造成重大损失结果,在主观上并不是
2020.02.14 200 -
偷车贼将警车开走是不是构成玩忽职守罪
偷车贼将警车开走的,如果是因为警察疏忽大意而造成,警察有可能构成玩忽职守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玩忽职守,致使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
2020.12.04 139
-
警察玩忽职守罪构成
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高检发释字〔2006〕2号) 二、渎职犯罪案件 (二)玩忽职守案(第三百九十七条)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
2022-08-20 15,340 -
辅警是否能构成玩忽职守罪
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不尽职责义务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义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必须有违反国家工作纪律和规章制度,玩忽
2022-08-13 15,340 -
保安玩忽职守,是否构成玩忽职守罪
保安玩忽职守的行为是不能构成玩忽职守罪的,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才能成为本罪主体。《关于第九章渎职罪主体适用问题的解释》,该立法解释对渎职罪的主体范围作
2021-06-16 15,340 -
警察玩忽职守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刑法》第397条第1款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造成3人以上死亡、经济损失150万元以上、造成特别恶劣
2022-07-27 15,340
-
01:19
什么是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罪指的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存在工作严重不负责任的行为,违反工作纪律、规章制度,擅离职守,从而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由于不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义务,造成了国家机关的某项具体工作遭到破坏,危害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依照
2,263 2022.04.15 -
01:05
玩忽职守罪判几年玩忽职守罪具体判几年,需要根据案情确定,主要有下面几种法定量刑幅度: 首先,如果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从而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中,“重大损失”主要包括了下面三点:1、造成死亡
1,160 2022.04.17 -
01:20
玩忽职守罪怎么判玩忽职守罪,在刑法中属于“渎职罪”。 该罪的主要特征有: 1、其犯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单位的工作人员。 2、该罪在主观上,主要是出于行为人在岗位上的过失,例如对自己盲目自信、疏忽大意、擅离职守等。 3、在客观上,主要表现为:行为人不能正确履
1,49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