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损害反诉状应该怎样写才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离婚起诉状 原告:(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 被告:(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 诉讼请求 书写自己要求达到的目的,包括:请求判决离婚,孩子的抚养、抚养费的承担,对方抚养时探望权的请求,财产的分割,本人生活困难时请求对方给予经济帮助的方式或数额,对方有重婚、与他人同居的、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时请求损害赔偿的数额等,如: 一、判决原告与被告离婚; 二、婚生儿子/女儿某某由原告抚养,被告一次性支付抚养费元给原告(/被告每月支付抚养费至儿子/女儿年满18周岁止); 三、夫妻共同财产依法平均分割(/判归原告所有); 四、被告一次性支付经济补偿金元给原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离婚起诉状的写法:离婚起诉状必须包括以下内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 (二)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四)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
人民法院判决夫妻双方离婚的标准是:夫妻感情确已破裂。如果夫妻双方之间存在与他人同居、家暴、遗弃、虐待、吸毒、赌博、重婚、坐牢、感情不和分居两年以上、难以治愈的身体缺陷或疾病等情形,就会准予离婚。所以描述上述情况即对自己有利。
-
行政诉讼起诉状应该怎样写
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向人民法院提交的起诉状应当参照民事诉讼起诉状的规定,内容有: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诉讼请求和所根据
2020.04.01 192 -
离婚损害赔偿应该怎样进行
要求离婚损害赔偿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双方可以自行协商确认赔偿。若双方无法协商的,当事人可以收集相关证据证明对方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重大过错行为。再根据实际损失计算物质赔偿,行为人过错程度、造成后果、负担能
2021.04.26 96 -
离婚起诉状应该怎么写
应当写明下列内容: 一、原告和被告人的基本信息; 二、陈述婚姻状况、离婚理由以及诉讼请求。 三、写明起诉时所送交人民法院的名称,原告人自我签名,起诉的时间。
2021.02.06 223
-
人身损害反诉状应该如何写?
可以提起反诉。反诉是在已经开始的本诉的民事诉讼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其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民事诉讼中的反诉,就是在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程序中,被告通过法院向原告提出的相反
2022-08-08 15,340 -
女方离婚损害赔偿起诉状应该怎么样写
原告:姓名,民族,出生日期,职业,住址。被告:姓名,民族,出生日期,职业,住址。诉讼请求: 1、要求被告赔偿原告(费用名称如医药费、、护理费、伤残补偿金等)损失××元。 2、本案诉讼费由全部由被告承担
2022-09-16 15,340 -
被告离婚反诉状范本应该怎样写?
民事反诉状 反诉人(被告)××市××商厦 所有地址:××市××区××大街×号 法定代表人:刘×章,经理 企业性质:私营工商登记号:×××××经营范围和方式:百货及各式服装,批发、零售开户银行:××市×
2022-08-06 15,340 -
女方离婚损害赔偿起诉状该怎样写
原告:姓名,民族,出生日期,职业,住址。被告:姓名,民族,出生日期,职业,住址。诉讼请求: 1、要求被告赔偿原告(费用名称如医药费、、护理费、伤残补偿金等)损失××元。 2、本案诉讼费由全部由被告承担
2022-09-16 15,340
-
01:32
被起诉离婚,不想离婚,答辩状应该怎么写
答辩状主要针对原告起诉书里面叙述的事实和诉求作出回复,如果不同意离婚的话,要写不同意的理由。具体可以从双方的感情基础、家庭情况、以后想如何改善夫妻关系等方面来写。一般来说,对于第一次起诉的答辩状,只要表明自己不同意离婚的强烈愿望。如果没有法
2,160 2022.04.17 -
01:04
财产损害赔偿纠纷起诉状怎么写
财产损害赔偿纠纷的起诉状应当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应当写明原告和被告的信息。例如原告被告是自然人的,那么要写明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信息;第二就是具体的诉讼请求。例如要求赔偿的具体的金额,要
1,959 2022.04.15 -
01:17
起诉离婚状怎么写
首先,起诉离婚适用于夫妻双方中有一方不同意离婚,或者双方就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归属等问题无法达成合意的情况。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起诉一方应当依法提交起诉状。起诉状中应当包含的信息有:原告和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身份证号码、住址以
1,87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