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撤销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撤销权属于形成权,不适用诉讼时效,而是适用除斥期间。关于撤销权的除斥期间的规定是: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 (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 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四条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诉讼时效是三年。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诉讼时效是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宣告撤销民法典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合同签订后,如果有特殊原因导致不能继续履行合同的话,是可以撤销合同的,行使撤销权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中行使撤销权的期间是1年。《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1、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2021.04.21 142 -
民法典撤销合同的诉讼时效
民法典撤销合同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根据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权利保护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021.04.11 111 -
民法典合同的撤销时效多久
《民法典》规定的合同撤销时效有: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法定其他情形等。
2021.04.29 109
-
民法典撤销合同的诉讼时效多久
撤销权属于形成权,不适用诉讼时效,而是适用除斥期间。关于撤销权的除斥期间的规定是: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
2022-10-12 15,340 -
民法典合同撤销权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合同撤销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2-10-14 15,340 -
民法典上的合同撤销后的诉讼时效为多久
合同撤销权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022-11-12 15,340 -
民法典合同的撤销时效多久
合同签订后,如果有特殊原因导致不能继续履行合同的话,是可以撤销合同的,行使撤销权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可变更、可撤销合同中行使撤销权的期间是1年。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
2022-06-30 15,340
-
01:10
可撤销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可撤销合同适用除斥期间,除斥期间与诉讼时效不同,它是法律规定的不变期间,一般不发生中断、中止或延长的问题,其所消灭的是实体权利。《民法典》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
1,636 2022.04.17 -
01:28
民法典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采纳了民法总则确定的诉讼时效新规定。与过去民法通则的诉讼时效规定不同,民法典和民法总则将普通诉讼时效规定在了三年的期间。 也就是说,在以前发生民事纠纷时,权利人只能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的2
2,093 2021.03.24 -
01:08
合同违约诉讼时效是多久
合同违约是指违反合同债务的行为,亦称为合同债务不履行。这里的合同债务,既包括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又包括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还包括根据法律原则和精神的要求,当事人所必须遵守的义务。仅指违反合同债务这一客观事实,不包括当事人及有关第三人的
1,69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