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房二卖是不是合同诈骗犯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房二卖只有符合下列条件才会构成合同诈骗罪: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主观上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情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房二卖只有符合下列条件才会构成合同诈骗罪: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主观上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客观上表现为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情形。
房地产开发商一房二卖,在主观上存在欺诈的故意,因此在具备法定情节的情况下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各种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
一房二卖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犯罪
房地产开发商一房二卖,在主观上存在欺诈的故意,因此在具备法定情节的情况下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各种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2020.02.28 202 -
一房二卖是合同诈骗的吗
在具备法定情节的情况下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如房地产开发商一房二卖,在主观上存在欺诈的故意,可能会构成合同诈骗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各种虚构事实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
2022.09.03 138 -
一房二卖是否构成合同诈骗
一房二卖不一定构成诈骗罪。如果存在虚构事实骗取钱财的行为及非法占有的目的,在具有法律规定的情形下,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如果经过审理构成了合同诈骗罪,则应该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判处刑罚。《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在未
2020.01.30 378
-
一房二卖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犯罪
1、一房二卖有可能构成合同诈骗。合同诈骗罪认定标准有: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主观上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客观上
2022-11-07 15,340 -
一房二卖是合同诈骗吗
在具备法定情节的情况下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如房地产开发商一房二卖,在主观上存在欺诈的故意,可能会构成合同诈骗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各种虚构事
2022-05-24 15,340 -
一房二卖合同是诈骗吗
在具备法定情节的情况下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如房地产开发商一房二卖,在主观上存在欺诈的故意,可能会构成合同诈骗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各种虚构事
2023-07-06 15,340 -
一房二卖是合同诈骗吗?
在具备法定情节的情况下可能构成合同诈骗罪。如房地产开发商一房二卖,在主观上存在欺诈的故意,可能会构成合同诈骗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各种虚构事
2023-07-07 15,340
-
01:07
一房二卖构成诈骗吗
依据刑法关于诈骗罪的有关规定,一房二卖涉嫌构成诈骗罪的,针对于同一套房屋,业主在已经售卖给他人之后,通过非法手段占有购房款为目的,在通过虚构或捏造事实、或隐瞒真相的形式欺诈第三人,并将房屋售卖给第三人,导致第三人遭受财产损失的行为,属于诈骗
1,073 2022.04.17 -
01:21
不履行合同是否算合同诈骗
大家好,我是法师兄的特邀律师田雯。不履行合同是否属于合同诈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不履行合同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拒绝履行,即合同一方当事人对对方表示不履行合同义务,二是合同一方当事人,在客观上已不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或者法律禁止该合同义
1,609 2022.04.17 -
01:21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欺诈怎么办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欺诈可以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1、协商变更和解除合同,协商变更,包括对合同的内容进行修改或者补充。协商解除,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在合同关系有效期限尚未届满前提前终止合同; 2、不予履行,被欺诈方应暂不履行合同规定的内容,如
677 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