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劳动仲裁期间,劳动者是否可以继续在新单位上班?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劳动仲裁程序进行期间,能否前往新的工作单位继续履行职责取决于多种因素。具体来说,有几个重要方面需要加以考虑:首先,如果已经与原用人单位结束了劳动合同关系,那么就有权选择到新的企业就职。其次,如果与原单位的劳动纠纷仍未得到妥善解决,并且尚未终止现有劳动合同,那么就不得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第二份劳动合同关系,否则可能会对原公司产生经济和声誉上的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您可能会面临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当出现各种劳动纠纷时,作为劳动者,您有权与对应的用人单位进行协商沟通,也可以寻求工会或第三方可信赖的机构协助,双方协商达成相互理解、认可的和解协议。如果当事人对自行协商解决问题持有保留意见或者协商双方未能达成共识,并且相互间形成了和解协议但未予兑现,这时,您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寻求法律援助并提出调解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与其他用人单位尚未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其他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仲裁劳动者:双方就确认劳动关系产生争议的;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产生争议的;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劳动合同条款而产生争议的等。
-
-
劳动仲裁期间单位是否有权上诉
不能上诉。依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条例规定,劳动仲裁一裁终局案件对裁决不服是不能上诉的,但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或者提起诉讼。劳动仲裁可以有效解决劳动争议,而劳动仲裁由仲裁委员会负责实施,劳动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一般为终裁裁决。
2020.11.03 276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
2020.12.11 423
-
劳动仲裁后员工和单位还存在争议部分,是否可以继续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员工和单位还存在争议部分,那么是可以继续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的。如果争议不存在,那么就是不用进行劳动仲裁了。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按照《劳动争议
2022-02-12 15,340 -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上班可以不用辞职直接去劳动仲裁吗?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是不可以不用辞职直接起诉或申请劳仲裁直接离职的,劳动者可以以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克扣工资为由被迫辞职,并且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其经济补偿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
2022-04-06 15,340 -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到期后继续上班而且在新单位被辞退是否有经济补偿
应该有经济补偿。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
2022-02-10 15,340 -
单位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仲裁劳动者
单位在下列情况下可以仲裁劳动者:双方就确认劳动关系产生争议的;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产生争议的;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等劳动合同条款而产生争议的等。
2023-09-01 15,340
-
01:11
大连劳动仲裁在哪大连劳动仲裁在大连市西岗区英华街49号。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书后,应当在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仲裁庭裁决案件,应当自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
3,239 2022.06.22 -
00:54
劳动仲裁在什么地方劳动仲裁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里的劳动仲裁委员会,提交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一般是指,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部门代表、工会代表和企业方面代表组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
2,686 2022.05.11 -
01:13
劳动仲裁仲裁期限是多久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期为一年时间。仲裁庭裁决案件,应当自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有下列情形的,仲裁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1、申
2,942 20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