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 【解释】补亏的规定主要有三点: (1)按照税法调整后的亏损额。(例如小微企业判定) (2)以亏损年度的下一年算起,连续计算五年,中间不得中断。 (3)先亏先补,后亏后补。 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前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凡企业以前年度发生亏损、且该亏损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应允许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弥补该亏损后仍有余额的,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检查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应依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或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八条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 【解释】补亏的规定主要有三点: (1)按照税法调整后的亏损额。(例如小微企业判定) (2)以亏损年度的下一年算起,连续计算五年,中间不得中断。 (3)先亏先补,后亏后补。 税务机关对企业以前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凡企业以前年度发生亏损、且该亏损属于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允许弥补的,应允许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弥补该亏损。弥补该亏损后仍有余额的,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对检查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应依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或处罚。
-
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年限
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年限为五年。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来弥补,但弥补企业亏损的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2020.02.12 593 -
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明细表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以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 【解释】补亏的规定主要有三点: (1)按照税法调整后的亏损额。(例如小微企业判定) (
2022.09.29 185 -
企业所得税的弥补亏损怎么算
企业所得税的弥补亏损的计算方式是: 1、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发生亏损,收入总额应当减除以前年度亏损; 2、不足以弥补的,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2020.12.12 1,301
-
企业所得税如何弥补亏损
自己平常多留发票,让公司员工也一起协助留消费发票,这些后期都可以用来抵扣企业所得税。
2022-10-30 15,340 -
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是什么意思,企业所得税中的弥补亏损是什么意思
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是指企业近5年来有发生亏损的时候。所谓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是指在会计处理上,如果上年的净利润为负(或以前各年的净利润总和为负),本年的税后净利润要首先弥补掉这部分亏损,才能作为可供分配
2022-02-10 15,340 -
弥补企业亏损年限的企业所得税税率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赤字,允许今后的年度转让,以后的年度收入补充,但转让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企业各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和允许补充的以前年度损失
2021-10-27 15,340 -
企业所得税弥补亏损怎么算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八条的规定: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弥补亏损期限,是指纳税人某一纳税年度发生亏损,准予用以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弥补,1年
2022-08-31 15,340
-
01:20
企业所得税扣除标准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 1、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扣除。 2、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 3、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
16,165 2022.04.15 -
00:59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
《企业资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管理办法》于2011年3月31日,经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25号发布。该《办法》分总则、申报管理、资产损失确认证据、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非货币资产损失的确认、投资损失的确认、其他资产损失的确认、附则8章52条,自20
2,767 2022.04.17 -
00:58
2021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还有吗
2021年关于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条:1、在规定时间内,针对小型微利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一百万的部分,计算方式是乘以百分之二十五再乘以百分之二十的税率,而超过一百万但不超过三百万的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具体的计算方式是乘以百分之
2,677 2022.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