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什么是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 诉讼参加人伪造证据、隐匿证据或者毁灭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应当立案追诉。诉讼代理人、辩护人工作不负责任,疏忽大意,过失毁灭证据的,不构成本罪。对于虽属故意犯罪,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应认定为犯罪。
《刑法》第三百零六条,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具体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只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辩护人; 2、客体要件: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3、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4、客观要件: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妨害作证的行为。
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一般具有下列构成要件: 1、诉讼代理人为犯罪主体;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证人违反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 3、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4、主观上为故意。
-
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
符合以下要件构成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 1、主观要件:主观上表现为直接故意; 2、主体要件:主体是刑事案件中的诉讼代理人; 3、客体要件: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 4、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威胁、引诱证人违反
2023.01.03 163 -
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立案是什么
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立案条件:本罪是行为犯,只要,诉讼代理人实施了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就应当立案追诉。构成本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03.31 78 -
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是什么意思?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
2020.08.10 97
-
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是为什么
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构成要素为: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诉讼活动和公民依法作证的权利。 3.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指使他人作伪证
2022-06-04 15,340 -
妨害作证罪怎么认定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
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破坏、伪造证据,当事人破坏、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反事实变更证据或伪造证据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留的情况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
2021-10-02 15,340 -
诉讼代理妨害作证罪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第三款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2023-07-14 15,340 -
妨害作证罪的诉讼代理人标准是什么
1、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立案标准 2、《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对于涉及国家
2022-07-19 15,340
-
01:11
妨害公务罪追诉时效
妨害公务罪的追诉时效为五年。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如果最高法定刑不超过五年有期徒刑的,则经过五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如果法定的最高刑罚在五年以上不超过十年的,则经过十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法定的最高刑罚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则是经
2,558 2022.04.15 -
01:07
妨碍作证罪量刑标准
妨害作证罪是由《刑法》第307条第1款、第3款规定的,根据该条款规定,犯本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3年到7年有期徒刑。司法工作人员犯本罪的,从重处罚。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妨害正在依法作证或者迫使
1,027 2022.04.17 -
01:12
妨害公务罪怎么判
构成妨害公务罪的,则对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妨害公务罪,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侵犯的对象为正在依法执行工作任务、履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威胁的手段,使国
1,24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