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上哪些人不能让见职务犯罪案律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上述案件,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被监听。辩护律师同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通信,适用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的规定。因此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案件,在侦查期间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你说的不能见,是指侦查机关不许可的情况,这是为了防止泄露案情,有碍侦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对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作出了规定。主要内容为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时间、程序以及会见时的权利。
-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需要哪些手续
律师去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授权委托书; 2、律师事务所公函; 3、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专用介绍信; 4、委托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5、户口本或结婚证或亲属关系证明; 6、律师执业证。凭上述材料办理会见通知,将会见
2020.10.05 376 -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手续有哪些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手续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
2020.04.05 183 -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要走哪些流程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阶段办理以下手续:首先应当携带好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等材料;然后向看守所提出会见申请,看守所核查后安排会见。律师会见权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律师依法所享有的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
2020.05.18 187
-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法律法规有哪些
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拘留、逮捕后,在案件立案侦查、审查起诉直到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及其近亲属都可以委托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进行辩护。辩护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或其近亲属委托后,即可持三证前往看守所要求会见犯罪
2022-05-22 15,340 -
刑事案件律师不知情能不能会见犯罪嫌疑人
不知情的话是不构成犯罪的!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九十六条的规定,判决前只有律师才可以会见犯罪嫌疑人。家属可以考虑委托律师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认真了解整个案件的具体经过以及了解其对公安机关的口供等。如果案件
2022-01-31 15,340 -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被告人有权随时委托辩护人。 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
2022-04-29 15,340 -
涉恶案件不让律师见
为防止串供。涉恶案件共九类:1、聚众斗殴罪;2、强迫交易罪;3、寻衅滋事罪;4、敲诈勒索罪;5、非法拘禁罪;6、组织卖淫罪;7、强迫卖淫罪;8、开赌场罪;9、故意毁坏财产罪。涉黑案件有三类:1、组织、
2021-12-13 15,340
-
01:46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有哪些规定
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拘留、逮捕后,自案件立案侦查、审查起诉直到审判阶段,犯罪嫌疑人及其近亲属都可以委托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进行辩护。律所接受犯罪嫌疑人或其近亲属委托后,辩护律师即可持三证前往看守所要求会见犯罪嫌疑人。三证是指律师执业证、律师事务
1,586 2022.04.17 -
01:13
家里人触犯刑法,律师提供哪些服务
家里人触犯刑法,律师提供如下服务: 1、当事人被刑事拘留后,接受委托的律师可以马上提供会见服务,通过会见,向当事人了解涉案基本情况,同时给被拘押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 2、给嫌疑人家属提供咨询服务,根据会见了解的情况和国家相关法律、司法解释
654 2022.04.25 -
01:15
老师不让学生上课违法吗
老师不让学生上课违法。因为老师的义务就是教育学生,完成教育教学计划。不给学生上课,当然是违法行为。学生可以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投诉。作为国家公民的适龄儿童、少年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止适龄儿童、少年接受教育
13,00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