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资诈骗罪法律上挂名法人有没有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要看情况。如果参与其中则构成从犯。从犯是主犯的对称,共犯种类之一。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起辅助作用,指为犯罪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如提出建议、提供工具、排除障碍等。起次要作用,指在主犯的指挥下进行一种具体犯罪活动,或在一般共同犯罪中实施一种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 《刑法》第二十七条【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一百九十二条【集资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只要协议书的内容没有法律所禁止的规定,并且是在双方公平、自愿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有法律效力。 2、如果协议中的内容涉及部分法律禁止的规定,也不能完全否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但对法律有禁止规定的条款将无效。 3、自行达成的协议是可以反悔,但在诉讼中将做为一项考量的参照。经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证部门等主持达成的协议完全有效。
离职后挂名法定代表人没有法律效力,公司作为法人继续有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定代表人离职之后应当办理变更登记,进行变更后原法定代表人无效,变更后的新法定代表人需要承担原公司债务。
-
辞职后挂名法人还有没有法律效力
辞职后还挂名法人没有法律效力。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法定代表人应该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原来的法定代表人辞职之后,应当及时变更法定代表人,并且完成变更登记。
2020.05.26 221 -
集资诈骗罪法律有规定吗
集资诈骗罪是很严重的罪,会被判刑。构成集资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0.09.24 114 -
挂名法人免责协议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挂名法人免责协议书有法律效力。根据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挂名法人”同样要承担,置于至于对内如何进行内部的责任承担,则可以按照协议的规定进行处理。但是对外,“挂名法人”就是法定代表人,代表公司。
2022.03.23 795
-
集资诈骗罪挂名法人有罪吗
要看情况。如果参与其中则构成从犯。从犯是主犯的对称,共犯种类之一。指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分子。起辅助作用,指为犯罪的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如提出建议、提供工具、排除障碍等。起次要作用,指在主犯的指
2022-11-12 15,340 -
集资诈骗罪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离婚协议对双方当事人都有法律约束力,只要这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体现。但是,这份协议不能对抗第三方合法权益,债权人可以起诉离婚额双方当事人主张债权。《婚姻法》司法解释2:第二十四条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
2022-10-10 15,340 -
集资诈骗罪案件有法律效力吗
离婚协议对双方当事人都有法律约束力,只要这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体现。但是,这份协议不能对抗第三方合法权益,债权人可以起诉离婚额双方当事人主张债权。《婚姻法》司法解释2:第二十四条债权人就婚姻关系存
2022-10-19 15,340 -
集资诈骗集资诈骗罪有哪些法律规定
构成集资诈骗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1)达到数额较大起点的,可以在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 (2)达到数额巨大起点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可以在五年至
2022-11-13 15,340
-
01:19
集资诈骗罪有哪些法律规定集资诈骗罪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我国有关的金融法律法规的规定,使用诈骗的方式进行非法集资,从而扰乱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对公私财产所有权进行侵犯,并且是数额较大的行为。犯罪的主体不仅是具有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还可以是单位。在现代的社会中
1,727 2022.04.17 -
00:59
公司挂名法人免责协议有法律效力吗公司挂名法定代表人的免责协议,如果符合法律规定的话,也会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我国民法典第465条的规定,合同具有相对的效力,仅仅对合同双方当事人产生法律效力。换句话说,公司挂名法定代表人的免责协议,仅仅对挂名法定代表人
5,999 2022.05.11 -
00:56
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有什么区别非法集资和集资诈骗的区别:行为的目的不同;行为方式不尽相同;侵犯的客体不同。集资诈骗罪的行为人必须是具有非法占有所募集的资金的目的;而非法集资行为人主观上则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是通过非法吸收、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而用于营利活动,以牟取暴利。
1,92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