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资不足或抽逃资金股东可进行股权转让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股东股权的取得具有相对独立性,只要被载入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者经过工商注册登记的股东,非经合法的除权程序,即具有股东资格并享有股东权利,因而亦有权处分股权。 所以,股东未实缴出资时有权转让股权。但股东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即使将股权转让,也依然存在承担继续对公司履行出资义务、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风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九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即转让股权; 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公司请求该股东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向该股东提起诉讼,同时请求前述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股东股权的取得具有相对独立性,只要被载入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者经过工商注册登记的股东,非经合法的除权程序,即具有股东资格并享有股东权利,因而亦有权处分股权。所以,股东未实缴出资时有权转让股权。但股东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即使将股权转让,也依然存在承担继续对公司履行出资义务、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风险。
出资不足或抽逃资金股东可进行股权转让。股东可以向其他股东或者第三人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但应当遵守法律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股东出资不足,受让人对此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的,该股东应当履行出资义务,受让人对此承担连带责任。
-
出资不足或抽逃资金股东可进行股权转让吗?
出资不足或抽逃资金股东没有丧失股东资格,可以进行股权转让。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
2020.10.10 134 -
出资不足或抽逃资金股东可进行股权转让吗
股东股权的取得具有相对独立性,只要被载入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者经过工商注册登记的股东,非经合法的除权程序,即具有股东资格并享有股东权利,因而亦有权处分股权。所以,股东未实缴出资时有权转让股权。 但股东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即使将股权
2020.07.09 142 -
出资不足或抽逃资金股东能否进行股权转让?
出资不足或抽逃资金股东是能够进行股权转让的。因为出资没有实际到位、或者到位后抽逃出资的股东也具有股东资格。但是转让瑕疵股权的股东所负的出资义务并不随股权转让而消失,除非股权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有约定,否则出让人仍有补足出资的义务。
2020.06.02 121
-
出资不足或抽逃资金股东可以进行股权转让吗
股东股权的取得具有相对独立性,只要被载入公司章程、股东名册或者经过工商注册登记的股东,非经合法的除权程序,即具有股东资格并享有股东权利,因而亦有权处分股权。所以,股东未实缴出资时有权转让股权。 但股东
2023-03-02 15,340 -
出资不足或抽逃资金股东能否进行股权转让?
出资不足或抽逃资金股东是能够进行股权转让的。因为出资没有实际到位、或者到位后抽逃出资的股东也具有股东资格。但是转让瑕疵股权的股东所负的出资义务并不随股权转让而消失,除非股权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有约定,否
2023-05-09 15,340 -
出资不足或抽逃资金股东能否进行股权转让吗
出资不足或抽逃资金股东是能够进行股权转让的。因为出资没有实际到位、或者到位后抽逃出资的股东也具有股东资格。但是转让瑕疵股权的股东所负的出资义务并不随股权转让而消失,除非股权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有约定,否
2023-01-13 15,340 -
2022年出资不足或抽逃资金股东能否进行股权转让吗
出资不足或抽逃资金股东是能够进行股权转让的。因为出资没有实际到位、或者到位后抽逃出资的股东也具有股东资格。但是转让瑕疵股权的股东所负的出资义务并不随股权转让而消失,除非股权出让人与受让人之间有约定,否
2022-11-14 15,340
-
01:11
股东未出资到位可以转让股权吗对于公司股东尚未完成实缴出资义务的股权是否能够依法转让,存在以下几种情形: 1、章程约定股东应当在指定期限缴足实缴出资,但期限尚未届满的,股东已经缴纳章程约定已经到期部分应缴出资或全部出资期限均未届满的,公司股东可以依法转让所持有的全部股权
1,768 2022.04.17 -
01:17
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权可以转让吗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权,也可以进行转让。这种转让并不会免除股东的出资,而是在公司股权转让的同时,原股东的出资义务也转让给了新股东。新股东在受让股权后,应当按照公司章程的要求,全面履行出资义务。 未履行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权,在
1,437 2022.04.17 -
01:15
公司股东股权转让可以撤销吗公司股东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后,原则上不可以撤销,但如果符合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可撤销的情形,则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合同法规定的可撤销合同情形如下: 1、因为重大误解而订立了股权转让合同。这种情况在司法实践中很难证明,因为正常
84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