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损坏他人财物,对方要求赔偿,对方会被拘留吗,具体是怎么回事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先,对方已经涉嫌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财物罪,是指故意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毁坏财物罪中行为人可能是出于对财物所有人的打击报复、或嫉妒心理或其他类似有针对性的心理态度,毁坏财物使所有人的财产受到损失就是其犯罪目的。 其次,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1)造成公私财物损失5000元以上的;(2)毁坏公私财物3次以上的;(3)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根据您所描述,如果对方给您朋友故意造成损失达5000以上的,可以报警处理后追诉,对于损失,可以委托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再次,您朋友主张对方是故意砸坏车辆玻璃,有其他人围观,那么证人是肯定能找的到,如果能够找到,那么对于主张损失和追究责任更有利。对于您朋友生命受到威胁,可以将对方威胁您朋友的录音或者短信提供给公安机关,要求追究其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犯故意毁坏财物罪要拘留,会被采取刑事拘留,行为人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金额达到一般是5000元以下才能拘留。有下列侵犯公私财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1、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 2、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的; 3、敲诈勒索公私财物的; 4、故意损坏公私财物的。
-
损坏他人财物罪拘留还要赔偿吗
损坏他人财物被拘留的依然需要赔偿受害人,处罚措施并不能消除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是刑事拘留的,可能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020.12.20 497 -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5000以下要拘留吗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5000元以下会被拘留。一般情形下,会被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因为损坏他人财物的数额未达到刑事案件的立案标准,所以行为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020.02.09 236
-
故意损坏他人车辆导致对方重大损失的,对方是否可以要求对方赔偿?
需要由物价部门对对方汽车损失进行价值认定,根据认定的价值进行决定处理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022-03-03 15,340 -
故意毁坏财物罪可以要求对方赔偿吗
刑法第275条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当前,在办理故意毁坏财物案件中
2022-07-18 15,340 -
故意损害他人财物会被拘留吗?
《治安管理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侵犯公私财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 (一)偷窃、骗取、抢夺少量公私财物的; (二)哄抢国家、集体、个人财物
2022-08-20 15,340 -
损坏他人财物会拘留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符合以下条件,是可以被逮捕拘留的: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拘留,
2022-07-20 15,340
-
00:57
犯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罪要拘留吗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行为人可能会被处以行政拘留或者刑事拘留。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的损坏行为已经达到一定的数额,就会认定为故意毁坏财物罪,行为人将会被处以一定的刑事责任。这时候,行为人就可能会被刑事拘留。具体来说,这主要根据了我国刑法第27
2,820 2022.05.11 -
01:01
损坏他人财物对方不愿意调解
损坏他人财物对方不愿意调解,受害者会先报警。公安机关侦破后会移交到检察院,检察院会提起公诉。然后定罪是法院的事情。故意毁坏财物罪:情节较轻的,是一般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3
2,547 2022.04.17 -
00:52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5000以下要拘留吗
故意损坏他人财物,金额不足5000元的话,行为人可能会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处罚。这时候,由于行为人的违法金额尚未达到刑事的立案标准,不能认定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的行为是犯罪行为。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的规定,故意毁损公私财物,公安机关可以处
4,729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