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合同的途径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的解除方式包括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当事人协商一致,或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无法协议解除的,如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解除合同的途径如下:1.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2.具备法定解除合同的情形时解除合同。3.出现双方在合同中约定的合同解除情形时解除合同。当事人根据约定解除权和法定解除权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合同的解除包括协商解除和法定解除。根据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因不可抗力无法达到合同目的;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未在合理期限内履行;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不能达到合同目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
合同解除的途径有哪些?
一、合同解除的条件如下: (1)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 (2)预期违约。 (3)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时间内仍未履行。 (4)当事人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021.02.02 134 -
合同解除的途径有哪些
解除合同的途径:由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解除,或者由一方行使单方的合同解除权来解除。在具有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一方明示违约等情形时,当事人就可以行使单方面的合同解除权。
2021.02.24 164 -
合同解除有哪些途径
可解除合同的途径有: 1、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2、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立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3、具有单方法定解除的情形。
2021.04.20 270
-
合同解除的途径有哪些
合同可以通过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约定解除;有下列情形之一,合同法定解除: 1、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2、期满表示不履行义务; 3、迟延履行经催告仍不履行债务; 4、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不能
2023-02-01 15,340 -
合同的解除途径有哪些
合同终止导致合同终止的主要方式有两种: 一是协议终止,即合同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终止合同。当事人也可以事先在合同中约定一方终止合同的条件。当终止合同的条件达成时,有权终止合同的一方可以行使终止。 二是
2021-12-26 15,340 -
合同解除途径有哪些
1、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当事人在制定合同时约定解除条件的在解除条件成就时解除合同;合同出现法定解除事由时向法院请求解除合同。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六条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
2023-03-20 15,340 -
合同解除有哪些途径
合同解除的方式有以下这些: 1、协议解除 协议解除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便可以解除合同了。 2、约定解除 约定解除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解除条件,当条件成就的时候,便可以解除合同了。
2023-07-03 15,340
-
01:41
典当合同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
典当是指当户将个人的财产作为当物质押给典当行,支付给典当行一定的费用,获得当金,并在确定期限内向典当行支付当金利息、偿还当金、赎回典当物的一种行为。典当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既有双方关于借款的约定,也有典当方提供抵押作为担保的约定。因此,典当合
1,337 2022.04.17 -
01:39
工程造价纠纷解决途径有哪些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项目在建设时预计支出或实际支出的费用。依据民法的基础理论与《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工程造价纠纷的解决途径有以下几种: 1、纠纷双方协商和解。和解是最基本的方式,也是最能体现双方真实意思的方式。通过协商,达成和解,形成的和解协
1,234 2021.04.25 -
01:48
融资租赁合同纠纷处理途径有哪些
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中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
1,909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