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的诉讼主体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用人单位与其它单位合并的,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 2、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后,对承受劳动权利义务的单位不明确的,分立后的单位均为当事人。 3、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列新的用人单位为第三人。 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可以列劳动者为第三人。 4、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列为共同被告。 5、劳动者在用人单位与其他平等主体之间的承包经营期间,与发包方和承包方双方或者一方发生劳动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应当将承包方和发包方作为当事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争议的诉讼,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法受理后,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
1.用人单位招聘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可以列新的用人单位为第三人。 2.原用人单位以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新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列为共同被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争议的主体
劳动争议的主体是指劳动争议案件审理过程中,有诉讼主体资格的原告、被告及第三人。 1、劳动争议案件的原告,是指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可能引起诉讼程序发生的劳动者或用人单位。 2、劳动争议案件第三人,是指与劳动争议
2020.01.10 757 -
劳动争议的诉讼资料有哪些
劳动争议申请诉讼资料: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书;起诉状;主要证据材料目录及复印件;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劳动者身份证明;其他。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仲裁前置,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0.04.30 123 -
劳动争议诉讼的步骤有哪些
1、劳动争议仲裁是诉讼的前置程序,所以劳动争议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 2、劳动诉讼步骤如下:一份符合实际情况的起诉状,主要说明对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服、提起诉讼的原因等内容;准备相关证据,汇总成一个证据清单; 3、把起诉状和证据、证据清单一起,到
2020.03.28 166
-
劳动争议诉讼主体主要有哪些
1、用人单位与其它单位合并的,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 2、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后,对承受劳动
2022-06-11 15,340 -
劳动争议的诉讼的主体主要有哪些
1、用人单位与其它单位合并的,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 2、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后,对承受劳动
2022-11-08 15,340 -
劳动争议诉讼主体如何确认,劳动争议诉讼主体中劳动争议的诉讼主体
劳动争议主体即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是劳动法律关系中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如果在劳动争议过程中企业已进入清算阶段,则劳动者应将清算组作为争议的主体。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企
2022-01-25 15,340 -
劳动争议诉讼主体包括哪些
1、用人单位与其它单位合并的,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的,其分立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分立后的实际用人单位为当事人。 2、用人单位分立为若干单位后,对承受劳动
2022-11-11 15,340
-
01:15
劳动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有哪些劳动合同是证明劳动关系存在的关键证据。而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和履行过程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这时候可以选择调解、仲裁以及诉讼的方式,解决劳动关系的争议问题。如果单位存在违法行为的,劳动者更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1,634 2022.04.17 -
00:51
哪些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仲裁的争议如下: 1、确认劳动关系是否存在的争议; 2、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制度是否合法合理发生的争议; 3、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等费用是否合理而发生的争议。 当事人可以提出书面申诉,劳动仲裁委员会将审查其申诉是否符合受理条件,并
1,160 2022.09.09 -
01:04
劳动争议仲裁有效期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发生劳动争议,应当仲裁前置。也就是需要先向仲裁委员会的申请进行仲裁,之后如果对仲裁的结果不服,再向人民法院起诉。申请仲裁需要在诉讼时效内提出。劳动仲裁诉讼时效的计算是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开
4,91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