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逃出资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构成本罪,必须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抽逃出资,给公司、股东、债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累计数额在10万元至50万元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 (1)致使公司资不抵债或者无法正常经营的; (2)公司发起人、股东合谋抽逃出资的; (3)因抽逃出资,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抽逃出资的; (4)利用抽逃出资所得资金进行违法活动的。如果没有符合以上条件之一的,就不能以本罪定罪量刑。 3、公司发起人或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伪造虚假基础关系,公司与股东的买卖关系,公司将股东的注册资金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2)通过对股东提供抵押担保而变相抽回出资。 (3)将注册资金的非货币部分,如建筑物、厂房等在验资完毕后,将其中的一部分或全部抽走。 (4)抽走货币出资,以其他未经审计评估且实际价值明显低于其申报价值的非货币部分补帐,以达到抽逃出资的目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符合下列条件认定构成抽逃出资罪: 1.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的工商管理制度以及债权人、其他发起人、股东的合法权益。 2.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4.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
-
抽逃出资构成要件有什么
抽逃出资构成要件有: 1、对象要件是侵犯国家工商管理制度、公司债权人、股东和其他发起人的合法权益; 2、主要要件,法律规定只能由公司发起人或股东组成; 3、客观要件是发起人或者股东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规定的情况下,未实际出资
2022.04.14 327 -
抽逃出资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抽逃出资罪的构成要件: 1、主体要件上,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 2、主观要件上,本罪只能由故意构成。 3、客体要件上,侵犯了国家公司资本管理制度。 4、客观要件上,存在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
2020.08.31 113 -
股东抽逃出资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股东抽逃出资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工商管理制度以及债权人、其他发起人、股东的合法权益;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
2022.04.13 431
-
抽逃出资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工商管理制度以及债权人、股东的合法权益; 4、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虚假出资,
2022-06-28 15,340 -
什么是抽逃出资罪的构成要件?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以及职务的廉洁性,但主要是侵犯了职务的廉洁性。在国有公司、企业中,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侵
2022-03-15 15,340 -
抽逃出资罪构成要件和要件是什么?
1、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发起人或者股东;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工商管理制度以及债权人、股东的合法权益; 4、客观方面则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虚假出资,
2022-06-12 15,340 -
抽逃出资罪的概念及其犯罪构成是什么,抽逃出资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抽逃出资罪,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犯罪客体。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国家的工商管理制度以及债权人、其他发起人、股东的合法
2022-05-06 15,340
-
01:01
什么是抽逃出资罪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抽逃出资罪,主要指的是公司的股东、或者发起人违反了《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在公司成立之后,又抽逃其出资资金,涉嫌金额巨大、产生后果较为严重的、或者导致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抽逃出资罪的构成要件: 1、本罪的犯罪客体为:国
1,434 2022.04.17 -
00:56
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怎么判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罪仅适用于实行注册资本实缴制的公司。此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刑法》对此罪规定了两种量刑情
1,380 2022.04.17 -
01:24
虚假出资和抽逃出资的区别是什么虚假出资,即公司股东应当按照公司章程或设立人间的合同约定,对公司承担一定数额价值的出资义务,但公司股东为避免自身相应价值财产完全转让给公司,而以实际价值远低于约定价值的非货币财产进行出资,伪造已实际履行完毕出资的客观状态。该行为会使公司虽然
2,02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