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费标准交通事故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事故造成人身损害时,赔偿包括支付被抚养人生活费。被抚养人生活费分为未成年人抚养费及老人赡养费,但是这里说的老人赡养费的对象是要求无劳动能力或者无其他生活来源的人。具体的计算可以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关于被抚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八条规定,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根据上文的介绍,相信你对关于赡养费标准交通事故是怎样这个问题会有所了解。在对死者需要赡养的人进行赔偿时,赔偿标准是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被赡养人在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1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交通事故营养费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营养费赔偿标准是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医疗机构的营养意见应当是以受害人伤情轻度以上,有辅助治疗的必要为前提,假如医疗机构认为伤情较轻,不需要赔偿辅助治疗的营养费,不需要赔偿营养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
2021.03.24 119 -
交通事故的赡养费的标准及注意事项
交通事故赡养费标准为: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
2020.12.16 220 -
交通事故的营养费赔偿标准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赔偿营养费标准为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营养费,它是受害人通过平常饮食的摄入尚不能满足受损害身体的需求,而需要以平常饮食以外的营养品作为对身体补充而支出的费用,是一种辅助治疗。
2021.02.20 257
-
交通事故赡养费标准标准交通事故赡养费标准
交通事故赡养费标准为: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
2022-05-13 15,340 -
交通事故的赡养费标准
被抚养人的生活费,根据被抚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被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抚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18周岁;被抚养人没有劳动能力和其他生
2021-12-03 15,340 -
交通事故赡养费标准?
发生交通事故后被害人死亡的,对被害人家属有赔偿金。这笔赔偿金还包括受害者父母的抚养费,交通事故老人的抚养费是多少?被抚养人的生活费按照被抚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被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
2021-11-20 15,340 -
交通事故赡养费标准
交通事故赡养费标准为: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
2022-06-02 15,340
-
01:05
交通事故的营养费怎么赔偿交通事故的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对于营养费的主张,实践中需要通过鉴定程序鉴定营养期,然后再按照营养费的标准进行赔偿。无法确定营养费标准的,营养费的赔偿标准也可以按照当地居民平均生活费标准的40%-60%的比例计算
2,111 2022.06.22 -
01:28
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发生交通事故致使受害人受伤后,受害方可以要求的赔偿责任主要有: 1、肇事者对被害人造成的人身损害,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其中索赔包括:医疗费用、住院费、伙食费、误工费、车辆停运损失费等等,若导致被害人受到严重伤害或者严重残疾的情况,受害方还
2,090 2021.04.25 -
01:11
怎样证明交通事故误工费误工费指的是受害人由于人身受到伤害,耽误工作导致的财产损失。 误工损失属于一种直接的损失,赔偿误工费则是对受害人的损害进行法律上的补救,即受害人因受伤导致无法正常上班工作,从而无法获得劳动报酬所形成的损失。 当出现误工损失后,受害人需要提供
874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