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诉讼中的维权误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是否属于法院受理王某起诉某科技公司未依法为其缴纳养老保险,导致到法定年龄无法办理退休。法院以王某的请求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的范围为由而裁定驳回。释法:劳动者要求补缴社会保险的,应向劳动监察部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是否绝对禁止解雇会计徐某在怀孕期间多次违反公司对财会人员的制度要求,给公司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失,后被辞退。徐某起诉但未获法院支持。释法: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但是这种限制只针对“无过错性辞退”和“经济性裁员”两种情况。是否可以解除合同某公司销售部经理谢某递交辞职申请的次日,在未获公司批准下就跳槽到另一家公司。该公司起诉称,其违反合同约定的辞职应提前一个月提出且经公司批准。最终法院判决谢某赔偿2万元。释法:《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之所以有时间限制,就是为保证用人单位能有合理时间来寻求接任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劳动者维权常见误区是怎样的
劳动者维权常见误区: 1、法定时效无期限。 2、自愿放弃权利可再主张。 3、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 4、未经工伤认定主张权利。 5、劳动者可随时主张权利。 6、对劳动报酬约定笼统。 7、人原因离职能讨补偿金。 8、拥有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权。
2020.03.23 92 -
劳动者维权常见误区是什么
劳动者维权常见误区: 1、法定时效无期限。 2、自愿放弃权利可再主张。 3、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 4、未经工伤认定主张权利。 5、劳动者可随时主张权利。 6、对劳动报酬约定笼统。 7、人原因离职能讨补偿金。 8、拥有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权。
2020.05.04 112 -
劳动者维权常见误区有哪些
劳动者维权常见误区: 1、法定时效无期限。 2、自愿放弃权利可再主张。 3、诉求都属法院受理范围。 4、未经工伤认定主张权利。 5、劳动者可随时主张权利。 6、对劳动报酬约定笼统。 7、人原因离职能讨补偿金。 8、拥有随时解除劳动合同权。
2020.10.13 119
-
离婚诉讼诉讼中常见的误区
离婚诉讼中常见的误区: (1)分居两年后自动离婚; (2)一方出轨的,应当判决其户; (3)先提出离婚的,判决对其不利; (4)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与子女断绝关系。
2021-11-22 15,340 -
离婚诉讼中的八大误区
离婚诉讼中的八大误区 一、“分居二年即可自行离婚”。 这种认识没有法律根据。因为离婚是配偶双方依照法定的条件和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只能到民政部门协议离婚或到法院诉讼离婚,
2021-01-27 15,340 -
劳动诉讼中的诉讼程序
劳动诉讼,或称劳动争议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对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裁决或决定而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和判决,并对当事人具有强制执行力的一种劳动争议处理方式。 1、起诉要件及内容 起
2021-03-24 15,340 -
用人单位通过劳动争议诉讼的证据来维权,劳动者维权的方法有哪些?
⑴用人单位应就劳动者已领取工资的情况进行举证。⑵用人单位延期支付工资,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系无故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就延期支付工资的原因进行举证。(3)因用人单位减少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由用人单位负举证
2022-03-18 15,340
-
01:01
劳动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劳动协议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有两点,分别为法律依据以及法律性质这两方面。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劳动合同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劳
8,106 2022.04.17 -
00:53
诉讼时效的中断一般来说,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则依照其规定。此外,最长的权利保护期间为二十年。但是,如果发生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就会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具体地来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对诉讼时效
5,179 2022.04.18 -
01:20
合同中的一方违约如何维权合同中一方违约,可先与违约一方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对方违约,要求解除合同并给予赔偿。根据我国发了呢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
1,00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