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程序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为证人。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2、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语言。
-
-
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是什么
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是在举证期限内出庭。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能够正确表达意思的人,是指精神、心智正常的人,即使是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要能够客观的表达案情,都可以作为证人
2020.03.31 361 -
证人出庭程序及程序
证人出庭规定一般是《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等。具体程序为: 1、纠纷主体在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提出; 2、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审查; 3、证人出庭后、作证前,审判人员要告知其作证的权利和义务; 4、证人接受当事人的质询以及审判人员
2020.06.12 238
-
民诉证人出庭作证程序是怎样的
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程序初具轮廓。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10日前提出; 2、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如果予以准许的,在开庭审理前通
2021-08-03 15,340 -
证人出庭作证的程序是怎样的?
证人出庭作证的程序是: 1、申请证人出庭作证; 2、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3、查明到庭证人身份; 4、法庭向证人交代权利义务; 5、证人保证如实作证; 6、证人陈述作证; 7、交叉询问质证; 8、法庭补
2023-03-04 15,340 -
民事案件证人出庭作证的程序
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 能够正确表达意思的人,是指精神、心智正常的人,即使是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只要能够客观的表达案情,都可以作为证人
2022-07-16 15,340 -
证人出庭作证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涉及证人出庭作证具体操作程序的规定有3条(分别是第54条第一、二款,第55条,第58条)。据此,我国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的程序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当事人申请证人出
2021-09-30 15,340
-
02:11
离婚开庭时的法院程序是怎样的起诉离婚法庭开庭程序如下: 1、开庭审理前,书记员要查明原被告及诉讼代理人是否到庭,核实身份,宣布法庭纪律,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与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2、原告首先陈述起诉的事实和理由,提出诉讼请
516 2023.02.18 -
01:13
著作权侵权诉讼的程序是怎样的著作权侵权诉讼的程序有以下几个环节:1、收集相关的证据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包含著作权能被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的证据、侵权获利的证据、原有的著作与有争议的作品之间的异同之处等等材料;2、证明涉嫌被侵犯的著作权本身成立,也就是为了证明该作品能
1,300 2022.04.17 -
01:13
招标的程序是怎样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相关规定可知,招标的程序首先应该是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发布招标公告。并且该公告应当通过国家指定的报刊、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介发布。招标公告应当载明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以及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招
11,46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