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可以持枪支枪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视具体情况而定,必须有枪证,且持有枪支弹药必须登记在册,则是可以持有的。如果是私藏的子弹,则是违法的。
《刑法》 第一百二十八条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非法出租、出借枪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没有,正式民警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持枪证而配枪,有持枪证也不会随时配枪,只有执行公务才配枪。一般配发持枪证的民警都是从事执法办案的基层民警,而且配枪是有比例规定的。例如:派出所民警配枪比例是3: 2,也就3人只配2支枪;刑警是1: 1,即一人一枪。
警察可以持枪上飞机。相关法律规定,人民警察遇有下列情形之一,按照有关规定经特别批准后方可佩带枪支: 1、进入北京市区的,应当经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2、执行警卫任务需要乘坐民航飞机,应当经省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 3、跨所属公安机关管辖区域佩带狙击步枪、班用机枪执行任务的,应当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批准; 4、省级以上公安机关依法规定的其他情形。
-
没有持枪证的人民警察是否可以使用枪支?
没有持枪证的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枪支。一般配发持枪证的民警都是从事执法办案的基层民警,而且配枪是有比例规定的。例如派出所民警配枪比例是3: 2,也就3人只配2支枪。刑警是1: 1,即一人一枪。各级公安机关,非一线实战单位和省级以上公安机关配备
2020.08.22 880 -
没有持枪证的人民警察可否使用枪支
没有持枪证的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枪支。一般配发持枪证的民警都是从事执法办案的基层民警,而且配枪是有比例规定的。例如派出所民警配枪比例是3:2,也就3人只配2支枪。刑警是1:1,即一人一枪。各级公安机关,非一线实战单位和省级以上公安机关配备的公
2021.12.11 5,167 -
民警可以持枪吗
可以,但不可以随便带枪出门。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所属配枪部门的配枪民警需要每天佩带枪支执行任务的,可以由配枪部门主要负责人按月审批,实行上班领取、下班交还枪支登记制度。每月审批枪支领取、交还情况,应当向其所属公安机关公务用枪管理委员会报告备案。
2020.08.31 2,485
-
中国枪支可以可以持枪吗
中国允许合法持枪的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因工作必须佩戴枪支的人员。边防地区、海防地区、省、自治区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佩戴枪支的其他偏远地区党政负责干部。省级以上党政机关的机要交通员,边疆县、
2021-12-05 15,340 -
没有持枪证的人民警察可否使用枪支
没有持枪证的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枪支。一般配发持枪证的民警都是从事执法办案的基层民警,而且配枪是有比例规定的。例如派出所民警配枪比例是3:2,也就3人只配2支枪。刑警是1:1,即一人一枪。各级公安机关,
2021-12-19 15,340 -
警察可以拿枪支对着解放军吗
1、视具体情况而定。警察配枪是为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是为了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或者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制止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不仅是现役军人,对任何公民都可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
2022-11-04 15,340 -
持有枪支可以判刑吗
看具体情况定。非法持有军用枪支一支或者以火药为动力发射枪弹的非军用枪支一支,就是犯罪,要判刑,非法持有以压缩气体等为动力的其他非军用枪支一支就不是犯罪,不要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二十八条
2022-08-10 15,340
-
01:10
非法持有枪支罪立案标准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指的是行为人违反枪支的管理规定,非法私藏或者挪用枪支、弹药,拒不交出的行为。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凡是违反枪支管理的相关规定,非法私藏或者枪支,涉嫌以下情况之一的,应予以立案并追诉行为人刑事责任: 1、非法持有军用枪支
3,115 2022.04.15 -
01:11
如何认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我国是禁止任何人非法持有、隐藏枪支弹药的。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我国枪支管理的规定,私自挪用、隐藏枪支弹药,危害公共安全且拒不交出的行为。认定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有以下几点,分别是: 1、行为人
911 2022.04.15 -
01:26
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能取保吗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可以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除羁押的一
1,63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