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理行政诉讼案件最新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政诉讼案件的办理程序: 1、当事人起诉,向法院递交起诉状; 2、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决定受理的,应当登记立案; 4、法院进行审理; 5、最后作出判决。
新律师代理行政诉讼案件时,可以依法采取下列措施来维护其当事人的利益:依法查阅、复制与案件有关的材料;依法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与本案有关的证据;依法向法院起诉,并陪同当事人参加庭审;以及依法行使其辩论权利等。
-
如何代理行政诉讼案件
代理行政诉讼案件的办法:委托人应书面写好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代理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代理事项、权限和期间,并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代理人基于法律的规定、法院的指定或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以当事人本人的名义代为进行诉讼活动。
2020.03.29 115 -
行政诉讼案件如何处理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
2020.08.07 245 -
如何审理行政诉讼案件
行政诉讼审理的方式是: 1、首先,由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 2、人民法院组织双方提交相关证据并进行质证; 3、人民法院组织双方进行答辩; 4、人民法院通过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审理,作出判决。
2020.12.04 151
-
如何办理行政诉讼案件,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办理行政诉讼案件的具体程序: 1、当事人起诉,向法院递交起诉状; 2、人民法院依法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3、决定受理的,应当登记立案; 4、法院进行审理; 5、最后作出判决。
2023-09-19 15,340 -
法院规定如何办理行政诉讼案件
人民法院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起诉状后,应当组成合议庭审查起诉的内容和形式,并根据审查结果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裁定。人民法院通过审查起诉,可以查明当事人的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及时发现和制止滥用
2021-10-29 15,340 -
行政诉讼案件如何办理
1.立案有抗诉权或者有提请抗诉权的人民检察院,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立案: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可能不足的;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可能错误的;3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
2022-09-13 15,340 -
如何办理行政诉讼案件
1.立案有抗诉权或者有提请抗诉权的人民检察院,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0日内立案: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可能不足的;2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可能错误的;3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程序
2022-08-29 15,340
-
01:00
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的规定,行为人以编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到他人合法权益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下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因虚假诉讼导致情节严重的,则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作
1,560 2020.12.23 -
01:04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如下: 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复议机关收到申请书,超过两个月不
3,570 2022.05.11 -
01:14
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是什么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关于虚假诉讼罪的最新规定:凡是以虚构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并涉嫌妨害到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或者管制,并予以罚金处罚;导致严重的情节,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28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