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纷,要求继续履行合同,违约金2万元怎么收诉讼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涉及财产纠纷的民事案件的诉讼费收取按照标的额确定,2万的标的诉讼费300元。《诉讼费交纳办法》第十三条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 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 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 4.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 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 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0.8%交纳; 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 10.超过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一方违约,守约方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的,可以不要违约金,违约责任如何承担有当事人之间自行协商。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支付违约金、采取补救措施等多种方式,承担何种违约责任由当事人自己决定。所以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不要违约金。
继续履行合同诉讼的费用按照案件的性质来进行收取。涉及到财产的案件,1万元以下的,每件要50元。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按百分之2.5收费。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按百分之2收费。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按百分之1.5收费。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按百分之1收费。
-
违约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怎么办
违约方要求继续履行合同是按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只有在合同有继续履行的可能时,违约方才能承担继续履行的责任。由于继续履行只是违约的一种补救措施,而不是惩罚性措施,债权人是否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以及违约方应否继续履行都应考虑其经济合理性。当事人一
2022.05.11 907 -
要求继续履行合同可以不要违约金吗
如果一方违约,守约方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的,可以不要违约金,违约责任如何承担有当事人之间自行协商。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继续履行、支付违约金、采取补救措施等多种方式,承担何种违约责任由当事人自己决定。所以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要求违约方继续履行
2021.03.28 233
-
合同纠纷要求继续履行违约金怎么计算?
涉及财产纠纷的民事案件的诉讼费收取按照标的额确定,2万的标的诉讼费300元。《诉讼费交纳办法》第十三条案件受理费分别按照下列标准交纳:(一)财产案件根据诉讼请求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计交纳
2022-10-06 15,340 -
二手房合同继续履行能要违约金吗,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怎么办,
每个阶段的可能性不一样。二手房买卖流程图 定金合同 ①↓ 买卖合同(居间版) ②↓ 买卖合同(网签版) ③↓ 交付房款(一般包括房管局办理资金托管,买方办理贷款) ④↓ 过户 (一)卖方阶段①违约 此
2022-07-21 15,340 -
继续履行合同诉讼费怎么收取
在当事人双方或一方全部没有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下,发生纠纷提起诉讼,如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明确要求全部履行合同的,应以合同总金额加上其他请求金额作为诉讼标的金额,并据以确定级别管辖;如当事人在诉讼请求中要
2022-06-28 15,340 -
合同违约能要求继续履行吗
如果经营者违约,消费者有权要求其按合同继续履行,如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六条、第四十七条规定,经营者未按照邮购方式中预收款方式的约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按约定提供。但继续履行
2022-02-14 15,340
-
01:32
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要继续履行合同吗
违约金作为约定的违约责任的一种,在一方出现违约行为时,守约方可以请求违约方,按照原来的约定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但是,违约责任只是针对一方出现的违约行为,并不排斥解除权以及继续履行的存在。也就是说,如果对方的违约行为已经造成了合同根本无法继
1,778 2022.04.17 -
01:15
合同违约纠纷诉讼时效
我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义务人不按约定履行义务的,权利人最好在三年内到人民法院进行起
1,534 2022.04.17 -
01:13
合同纠纷怎么诉讼
产生合同纠纷时,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可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进行起诉。 通常情况下,合同纠纷的管辖由以下情形确定: 1、合同有约定仲裁条款的,只要约定的仲裁条款合法,纠纷就只能通过仲裁解决,排除法院管辖; 2、合同有约定法院管辖的,只要相关约定合法,
1,83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