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不还微信截图可以直接上诉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微信截图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并不足以证明是对方借款。 微信证据实质为存储于电子设备中的电子数据,也就是说它是存储于电子介质中的一种模拟信号,当微信证据存在人为因素或者技术介入时,微信中的信息极其容易被人篡改、伪造、破坏或者毁灭。因此,在辨明微信证据的真伪后,一定要适时转移到其他存储设备中并备份,然后再结合其他证据形成证据链提交给法院,尽量避免微信证据因不稳定性而导致其效力丧失。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微信截图作为电子数据,是一种有效的证据形式,在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对方欠钱不还,向法院寻求救济的方式有两种: 1.提起诉讼,写起诉状到法院进行立案; 2.也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的方式来维权。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证据种类 证据包括: (一)当事人的陈述; (二)书证; (三)物证; (四)视听资料; (五)电子数据; (六)证人证言; (七)鉴定意见; (八)勘验笔录。 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若对方欠你的钱不还,你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对方的身份证复印件或身份证号、合同、邮件、手机短信、录音、汇款纪录等),可以到他的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起诉,及时起诉要他还钱。你要及时与律师联系,帮你分析,指导你如何进一步获得证据,不要误了诉讼时效,不然就无法胜诉了。维护你的合法权益。要看借条上面有没有还钱时间,若有,应在还钱时间到后2年内起诉,若没有起诉,则2年的诉讼时效期间已过,你无法获得胜诉权。同时要看你有无证据证明有时效中止或中断的情况。若借条上面没有还钱时间,你可以随时起诉要钱,你的要求没有过诉讼时效。利息不能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息的四倍,高于四倍的部分利息无效。若发现对方有财产,可以及时申请财全保全,官司胜诉后,就可以从该财产支付你的借款。
借钱不还一般都是以协商为主,如果协商不行就只能诉诸于法律,起诉借钱的人,通过法律要回所借财物,这个向法院起诉也是有一定的程序的,不能只是说一句要起诉就完了的。要向法院提交起诉书,而且要按照起诉对方人数的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
-
微信借钱不还可以起诉吗
微信借钱不还可以起诉。注意起诉要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2021.04.02 282 -
微信截图可以作为证据吗
微信截图能作为证据使用。微信聊天记录截图是依托电子设备为载体储存的,是即时通信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可以作为电子数据证据使用,在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均无任何争议。但微信截图作为电子数据,具有易修改、易伪造的属性,如果在收集、提取等的取证程
2022.08.22 10,116
-
借钱不还微信截图算证据吗
微信截图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并不足以证明是对方借款。 微信证据实质为存储于电子设备中的电子数据,也就是说它是存储于电子介质中的一种模拟信号,当微信证据存在人为因素或者技术介入时,微信中的信息极其容易被
2022-11-07 15,340 -
微信借的钱,只有微信截图能起诉吗
本律师擅长债务纠纷处理,你上述情况,你这边可以通过向对方发送律师函或者起诉的方式主张权利,要求偿付债务,如果对方避而不见或再三推脱,建议走民事诉讼程序。我们团队近期刚办结几件民间借贷与您类似的案件,都
2022-07-22 15,340 -
借钱不还微信截图给证据包括什么内容
微信截图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不足以证明是另一方的贷款。微信证据本质上是存储在电子设备中的电子数据,即存储在电子媒体中的模拟信号。当微信证据有人为因素或技术干预时,微信中的信息极易被篡改、伪造、破坏或破
2021-12-22 15,340 -
微信借钱不还,可以起诉吗
可以的,保存好手中的微信聊天记录。如果对方存在故意拖延,迟迟不还行为,您可及时通过法律途径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偿还欠款,对方的身份信息是否能够确定?如身份证、车牌号、家庭住址等。
2022-02-16 15,340
-
01:00
有借条可以直接起诉吗
有借条可以起诉,但是不一定能胜诉。民间借贷纠纷,主张还款的债权人需要提供相关债权凭证,即借条。除此之外,还需要证明出借款项已实际支付给借款方,并提供回单凭证等证明。最好明确知悉借款方身份信息,以便于法院通知被告应诉,也便于后续判决生效后的执
3,749 2022.05.11 -
01:25
微信借钱不还该怎么办
微信借钱不还,如果债权到期,出借人可找贷款人进行催告,若对方仍拒绝还钱,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起诉流程主要包含是:贷款人准备诉讼材料,起诉时,可以提前写好起诉状、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涉及贷款的相关书面及其他证据,去法院立案庭提起诉讼
4,98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