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出庭作证须遵守的规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证人出庭作证必须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应当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则: 1、证人作证的方式是出庭以言词的形式陈述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证人作证是知道案件事实的人的所应履行的法定义务,是通过事人的要求和法院的传唤而实现的。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但在特殊的情况下,经人民法院的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2、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人民法院查明案件事实是通过当事人对证据的举证质证后得出的。由于证人是知道案件事实的人,证人证言对于法院认定案件的真实情况有一定的影响。如果证人在作证是使用猜测或者评论性的语言,那么可能影响审判人员对案件的直观认识。证人的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不属于证人证言的范围。 3、证人证言必须依法经过质证才能作为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未经法定质证的证据不能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在对证人证言质证的过程中,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必要的时候,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证人出庭作证规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证人作证的方式是出庭以言词的形式陈述自己所知道的案件情况。 2、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 3、证人证言必须依法经过质证才能作为人民法院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使用间接证据必须遵守以下规则:每一个间接证据都是依法取得的,核实的;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客观的内在联系;必须有足够的间接证据,使证据形成完整、严格的证明体系;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必须协调,没有矛盾;间接证据的认证制度必须足以排除其他可能性,得出被告有罪的唯一结论。
-
-
证人必须出庭作证的情形
1.证人必须是自然人,并具有人身不可替代性。 2.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的人,不能作证人。
2020.06.08 276 -
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
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证人指的是知道案件事实的人。具体如下:1、证人因履行出庭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必要费用以及误工损失,由败诉一方当事人负担。当事人申请证人作证的,由该当事人先行垫付;当事人没有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作证的,由人
2022.04.14 1,733
-
证人出庭作证要遵守哪些规则
证人出庭作证在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九条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质证并且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法庭查明证人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的时候,应
2022-08-22 15,340 -
证人必须出庭作证否则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四条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第一百二十四条法庭调查按照下列顺序进行: (一)当事人陈述; (二
2022-07-17 15,340 -
证人必须出庭作证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当事人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只要知道案件情况的,就可以作为证人。
2022-08-10 15,340 -
行人须遵守的交通规则
行人应遵守的交通规则犚弧⒏餍衅涞馈5缆飞栌腥诵械赖模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应当紧靠道路右侧通行。行人不得进入机动车或非机动车行车道,也不得进入高速公路、高架道路等封闭式的机动车专用道路
2022-10-30 15,340
-
01:32
民事诉讼证据的规则是什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诉讼中最基本的证据规则是,谁主张,谁举证。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在提出自己的主张时,有提供能够证明自己主张的证据的责任。如果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及其委托的诉讼代理人因为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到实际发生的证据,或者人民法
2,222 2022.04.15 -
01:32
录音可以作为开庭证据吗大家好,我是110咨询网的特约律师张神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证据种类包括:视听资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八十七条规定,审判人员对单一证据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审核认定:证据是否为原件、
11,125 2022.04.15 -
01:00
证人不愿意作证怎么办证人不愿意作证的处理办法: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
2,68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