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的工资要扣多少税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发工资:即你的收入总额,或者称为汇总薪资)。 五险一金缴纳要看你所在地的标准,以郑州为例,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公积金10%,计算下来你应交1260元的五险一金。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应发工资(6000)-五险一金(1260)-扣除标准(3500),结果为124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为应纳税所得额(1240)×适用税率(3%)-速算扣除数(0),结果为37.2。 这样你的实发工资就应该是6000-1260-37.2,结果为4702.8元。 五险一金是指用人单位给予劳动者的几种保障性待遇的合称,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具体缴费比例为:养老保险个人8%单位20%、医疗保险个人2%单位6-10%、失业保险个人0.5-1%单位1.50%、工伤保险单位0.5-1.2%、生育保险单位0.80%、公积金个人10-12%单位10-12%。我国各地的缴费比例也不完全一致,具体情况还要咨询当地的相关机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2018年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所以月薪6000减去5000还剩1000是应该纳税的部分,具体算法如下: 应纳个税金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000×3%-0 =30 所以月薪6000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30元。
-
工资六千扣税多少
6000元工资应交30元的税。按照新个税标准计算,起征点调整为5000元。收入6000元减去5000元正好位于3%的档,则个税缴纳额等于(6000减5000)乘以3%减0等于30元。
2020.07.28 672 -
六千工资扣多少税
据《个人所得税法》,工资薪金属于个人所得税缴纳范围。其规定为: 1、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起征点为5000元; 2、适用超额累进税率; 3、应按“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 6000元的工资薪金适用累进税率第1级扣
2022.04.16 12,386 -
六千工资扣多少税?
工资薪金属于个人所得税缴纳范围。其规定为: 1、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起征点为5000元。 2、适用超额累进税率。 3、应按“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款,并按月办理扣缴申报。6000元的工资薪金适用累进税率第1级扣除标准,扣除税率3%,
2020.11.09 1,142
-
六千工资要扣多少税
如果个人工资收入为6000元(视同已扣社保,即忽略社保因素),应纳个人所得税为:(6000-3500)×10%-105=145元; 简要分析如下: 工资薪金所得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
2022-07-16 15,340 -
六千工资扣多少税
1、月工资六千,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145元。2、具体计算方法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免征额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
2022-03-22 15,340 -
工资六千扣多少税
劳动者六千多工资应当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6000-3500)X0.15=375元。 工资纳税是只要工资达到纳税的标准,就应当依法纳税; 一、一般现在工资纳税的标准是3500元; 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2022-07-22 15,340 -
六千多的工资扣多少税
按个人所得税新税法,6200元应交纳的个人所得税是:(6200-3500)X10%-105=165元。
2022-08-02 15,340
-
00:48
4500的工资五险一金扣多少4500的工资五险一金扣除标准如下:养老扣8%,公积金一般5%,医疗保险2%。目前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1%,个人8%。医疗保险缴费比例:单位9%,个人2%+3元,失业保险缴费比例:单位2%。工伤保险,单位每个月缴纳0.5%,个人不用缴。
20,831 2022.04.17 -
00:53
租房扣税申报抵扣多少租房扣税申报抵扣流程步骤如下: 第一、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500元; 第二、除上述所列城市以外,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扣除标准为每月1100元;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100万的
10,573 2022.04.17 -
01:14
工人工资的个人所得税是怎么扣的工人工资的个人所得税的扣除如下: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
11,802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