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在法律上的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解除同居】解除同居在法律上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婚姻法司法解释(二)作出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解除同居关系案件,除当事人请求解除的同居关系属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情形以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对于涉及财产分割及子女抚养纠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审理。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A介绍说,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婚姻法明令禁止的行为,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解除这一同居关系,人民法院当然应当受理,并依法解除同居关系;至于男女双方均无配偶的同居关系,因这种关系不是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当事人如果起诉仅仅要求解除同居关系,人民法院应不予受理。但当事人如果就同居期间的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问题提起诉讼的,属于法律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并平等地保护子女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司法解释还对审理无效婚姻案件的情况进一步予以明确。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就同一婚姻关系分别受理了请求宣告婚姻无效和请求离婚的不同案件时,应当先对无效婚姻案件进行审理,而离婚案件的审理则应当在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案件作出判决后进行。另外,司法解释规定,无效婚姻关系当事人死亡后一年内,生存一方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婚姻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合同的解除在法律上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或者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
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包括:当事人之间达成解除合同的合意、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解除条件成立或者出现法定的合同解除事由时,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法定的合同解除事由有:因客观上存在着不能预见、避免和克服的情况而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或者有一方存在着迟
2022.04.13 2,320 -
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
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解除是合同之债终止的事由之一,在履行合同实在困难,履行显失公平、双方合意解除的情况下,合同可以解除。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当事人可以请求恢复原状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2021.01.22 184 -
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
合同的解除有以下几种方式:1、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经协商一致解除;2、因法定的原因解除,包括因不可抗力的因素不能实现合同、当事人一方表示不履行或者延迟履行主要债务、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
2022.04.15 2,548
-
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
解除合同对于约定解除而言,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对解除事由的约定一定要慎重,不要将一般违约事项规定为解除事由,更不能将法律、法规禁止的事项规定为解除事由。双方当事人解除事由的约定,既要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也
2022-04-10 15,340 -
合同解除法律的法律规定
解除合同对于约定解除而言,双方在签订合同时,对解除事由的约定一定要慎重,不要将一般违约事项规定为解除事由,更不能将法律、法规禁止的事项规定为解除事由。双方当事人解除事由的约定,既要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也
2022-04-07 15,340 -
民法典规定居间合同可以在法律上解除吗
《民法典》目前没有规定居间合同,只规定了中介合同,中介合同是不存在任意解除权的。 解除合同的方式分别有:约定解除,即在制定合同时就约定了解除条件,解除条件成就时,合同解除;法定解除,即在出现法定解除事
2022-06-13 15,340 -
合同解除法律上有哪些规定
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解除合同的条件成就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
2022-10-14 15,340
-
01:03
合同法关于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生效之后,合同的相关问题应当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的有关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了合同解除的方式,包括约定解除和法定解除、解除权行使的期限、合同解除的程序以及行使解除权的法律后果等。法律规
1,900 2022.04.17 -
01:15
法律规定协议解除的效力是什么样的
在我国,合同双方当事人解除合同的方式,就包括了协议解除以及法定解除两种类型。协议解除主要是指,双方当事人通过协商的方式,或者根据事先约定的条款,结束合同法律关系的行为。协议解除主要涉及的法律,就包括了我国的合同法以及最新出台的民法典。民法典
1,255 2022.04.17 -
01:23
假释在法律上是如何解释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犯罪分子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危险性,且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其次,如果犯罪分子
1,17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