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贷款担保人能更改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积金贷款担保人可以变更。 (1)经审贷小组审核批准后办理变更手续; (2)管理中心整理变更资料(包括《住房公积金账户冻结通知单》),并告知申请人审批意见; (3)担保人在规定期限内到承办银行办理担保变更手续; (4)变更手续办理完毕后,承办银行将结果通知管理中心。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 (一)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 (二)离休、退休的; (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 (四)出境定居的; (五)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 (六)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 依照前款第 (二)、 (三)、 (四)项规定,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的,应当同时注销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职工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的,职工的继承人、受遗赠人可以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无继承人也无受遗赠人的,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储余额纳入住房公积金的增值收益。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积金贷款担保人可以变更,经审贷小组审核批准后办理变更手续;管理中心整理变更资料,并告知申请人审批意见;担保人在规定期限内到承办银行办理担保变更手续;变更手续办理完毕后,承办银行将结果通知管理中心。
公积金贷款担保人可以变更,经审贷小组审核批准后办理变更手续;管理中心整理变更资料,并告知申请人审批意见; 担保人在规定期限内到承办银行办理担保变更手续;变更手续办理完毕后,承办银行将结果通知管理中心。
-
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人可以更改吗?
如果担保权人同意的话,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人中途可以换。住房公积金贷款是指由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运用职工以其所在单位所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委托商业银行向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在职职工和在职期间缴存住房公积金的离退休职工发放的房屋抵押贷款。
2021.03.28 203 -
公积金贷款担保人可以变更吗
公积金贷款担保人可以变更,经审贷小组审核批准后办理变更手续;管理中心整理变更资料,并告知申请人审批意见;担保人在规定期限内到承办银行办理担保变更手续;变更手续办理完毕后,承办银行将结果通知管理中心。
2020.02.06 190 -
公积金贷款能更改还款年限吗
公积金贷款能更改还款年限。公积金贷款的办理流程如下: 1、申请贷款。借款人到当地公积金管理中心提交贷款材料,填写申请表; 2、贷款审核。公积金中心会进行初步的审核,主要看两个方面,一个是借款人的信用,一个是抵押物的评估,或是对担保中心的担保
2022.04.16 1,932
-
公积金贷款担保人可以更改吗
住房公积金贷款变更担保人需要一年以上。申请人:已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借款人。申请条件:(1)借款人已正常连续还款一年,无逾期现象。(2)拟变更的担保人应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连续缴纳公积金6
2021-12-22 15,340 -
公积金贷款的担保人可以更改吗
公积金贷款担保人可以变更。 (1)经审贷小组审核批准后办理变更手续; (2)管理中心整理变更资料(包括《住房公积金账户冻结通知单》),并告知申请人审批意见; (3)担保人在规定期限内到承办银行办理担保
2022-05-31 15,340 -
公积金贷款担保人能变更吗
公积金贷款担保人可以变更。 ( 1)经审贷小组审核批准后办理变更手续; ( 2)管理中心整理变更资料(包括《住房公积金账户冻结通知单》),并告知申请人审批意见; ( 3)担保人在规定期限内到承办银行办
2022-10-18 15,340 -
个人公积金贷款担保人能变更吗
公积金贷款担保人可以变更。(1)贷款审批小组审批后办理变更手续;(2)管理中心整理变更信息(包括住房公积金账户冻结通知),并通知申请人审批意见;(3)担保人在规定期限内向银行办理担保变更手续;(4)变
2021-12-10 15,340
-
00:56
公积金提取后是否还能用公积金贷款公积金提取后,还能用公积金贷款。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单位在职职工签订劳动合同3年期以上或连续3年签订1年期劳动合同; 2、正常连续按月缴存住房公积金一定期限以上; 3、未超过法定退休年龄; 4、借款人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偿还本息的能力;
12,354 2022.10.03 -
01:23
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的区别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的利率不相同,通常情况下,商业贷款的利率要高于公积金贷款的利率; 2、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的办理流程不相同,购房者在申请商业贷款时,需要在办理房屋过户之前审核商业贷款,而公
8,198 2022.04.17 -
01:08
社保不停公积金能取吗社保不停公积金能取。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就可以提取公积金: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2、离休、退休的;3、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4、出境定居的;5、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6、房租超出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由上
7,21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