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证驾驶电动自行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该由哪个部门处理赔偿案例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交通事故的处理,由交警部门负责。可以参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条国务院公安部门负责全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交通、建设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负责有关的道路交通工作。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执行职务时,应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宣传,并模范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的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机动车与电动车发生交通事故,电动车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有证据证明电动车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2、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电动车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责任承担比例分为以下几种情况: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70%-90%的赔偿责任;双方负同等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60%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负次要责任,非机动车一方负主要责任的,机动车一方承担20%-50%的赔偿责任。
-
无证驾驶摩托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
摩托车属于机动车的一种,因此在无证驾驶摩托车与小车发生事故时,一般是按照机动车之间的的交通事故进行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
2020.04.24 355 -
行人与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
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造成人员受到伤害的,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行人有过错的,根据其过错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如果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则机动车一方承担不超过10%的赔偿责任。
2020.09.24 237 -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赔偿比例
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赔偿比例: 1、负事故全部责任的,承担100%的赔偿责任: 2、负主要责任的,承担70%的赔偿责任次要责任的,承担30%的责任; 3、负同等责任的,承担50%的赔偿责任。
2020.04.12 272
-
无证驾驶机动车与电瓶车发生交通事故
首先应该报告执勤的交警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结论,及时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证据。造成人身伤亡的,由保险公
2022-01-29 15,340 -
电动车与机动车、无证驾驶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划分
汽车和非汽车驾驶员、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汽车驾驶员、行人无过失的,有证据证明汽车方面承担赔偿责任的非汽车驾驶员、行人有过失的,根据过失程度适当减轻汽车方面的赔偿责任的汽车方面没有过失的,承担10%
2021-10-02 15,340 -
电瓶车无证驾驶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 要承担什么赔偿
具体要根据交警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判定的责任大小来承担责任。相关法规:《人身损害赔偿解释》第17条、第18条的规定: (一)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的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
2022-05-07 15,340 -
无证驾驶电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责任怎么划分
由交警部门划分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被帮工人应对你的损害结果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
2022-01-28 15,340
-
01:31
机动车脱审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如何处理机动车脱审期间发生交通事故处理方式如下: 1、如车辆在处于“脱保”“脱审”状态发生倾覆、碰撞、全车被盗被抢和己方全责的追尾等保险事故时不能将损失转嫁到保险公司,需由自己承担; 2、在事故责任认定完毕之后,交警还将会对“脱保”“脱审”车辆做出
2,485 2022.10.08 -
01:12
无证驾驶交通事故该怎么处理根据我国交通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无证驾驶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极易造成交通事故,因无证驾驶导致交通事故发生,一般的处理办法有: 1、无证驾驶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情节较轻一般由公安机关判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两千元以下的罚款; 2、无证驾驶
2,252 2022.04.15 -
01:04
发生医疗事故应该由什么部门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可知,发生医疗事故后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如果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因此,发生医疗事故,可以由
1,330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