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签了合同没放款生效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网贷签了合同没放款,合同不生效。没有实际到账的借款合同不生效,需要以实际放款为准。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九条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第六百八十条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 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起生效。虽然没放款,但合同本身若无其他特殊设定,如附条件、附期限等,则合同生效。出借人没有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放款,可以追究出借人的违约责任。
网上贷款签了合同没放款不影响合同效力。贷款合同经双方签字确认后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出借人未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时间出借钱款,属于违约行为,作为借款人是可以要求出借人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支付贷款的,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
-
网上贷款签了合同没放款合同生效吗?
网上贷款签了合同没放款不影响合同效力。贷款合同经双方签字确认后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出借人未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时间出借钱款,属于违约行为,作为借款人是可以要求出借人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支付贷款的,否则将承担违约责任。
2021.02.22 282 -
网贷签了电子合同没放款生效吗
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起生效。虽然没放款,但合同本身若无其他特殊设定,如附条件、附期限等,则合同生效。出借人没有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放款,可以追究出借人的违约责任。
2021.03.03 817 -
贷款合同签了没有放款,合同生效吗
贷款合同签了,但是没有放款。这份合同是合法有效的,是出借人没有按照合同的约定履行出借的义务。借款人可以起诉,要求出借人履行出借金钱的义务,或者要求解除借款合同。 借钱到期不还可不可以要求合同违约金具体如下: 1、借贷双方明确在借款合同中约定
2023.01.31 1,252
-
网贷签了合同没放款会生效吗
生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起生效。虽然没放款,但合同本身若无其他特殊设定,如附条件、附期限等,则合同生效。 出借人没有按合同规定的时间放款,可以追究出借人的违约责任。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合同
2022-05-30 15,340 -
网上贷款签了合同没放款合同生效吗?
网上贷款签了合同没放款不影响合同效力。贷款合同经双方签字确认后成立,依法成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出借人未按照贷款合同约定的时间出借钱款,属于违约行为,作为借款人是可以要求出借人按照贷款合同的约定支付
2022-06-06 15,340 -
网上贷款签了合同没放款合同生效吗
网上贷款签了合同,而签订合同的主体适格,意思表示一致以及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该合同是有效的。但是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发放贷款的,贷款人要承担因此给借款人造成的损失。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
2022-05-14 15,340 -
网上贷款签了合同没有放款合同生效吗
网上贷款签了合同,而签订合同的主体适格,意思表示一致以及合同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的,该合同是有效的。但是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发放贷款的,贷款人要承担因此给借款人造成的损失。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一条
2022-07-01 15,340
-
01:14
贷款合同签了是否有效贷款合同双方签字盖章后一般情况下合同是有效的,合同效力主要看合同是否具备生效要件和是否具备否定性要件,主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进行判断。合同生效是指已经依法成立的合同,在当事人之间产生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即法律效力。合同生效意
1,687 2022.05.23 -
00:58
租房合同没签名生效吗一般来说,租房合同如果没有签名则不成立。在不成立的情况下,合同自然是不可能生效的。那么此时需要当事人及时补签,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被侵害,否则可能出现交了定金或者租金,但是依然没有房子住的情况。有一般就有特殊,若是承租人已经履行主要义务,
1,431 2022.05.11 -
00:33
在网上贷款被骗签订了合同应当怎么办网上贷款被骗签了合同,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合同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欺诈是使人
1,58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