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借条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书写“借条”时,要注意以下情况: (一)要写清楚借款人和出借人的真实姓名(以身份证、户口簿登记为准),写清楚借款人的工作、住址、甚至收入、财产等个人情况。在“借条”下方由借款人亲自署上姓名,书写应工整,不能使用艺术字体。签名等于确认“借条”上陈述的内容,没有签名,就等于没有确认,若借款人事后不认可,没有签名或签了假名很可能会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二)“借条”最好能约定好利息、还款期限、还款方式等事项; (三)“借条”必须能清楚记述借贷的事实。内容表达不清,或数目不清,产生纠纷时,借款人又不认可,诉讼风险是很高的。借款数目最好能先用大写的中文数字书写,然后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需要提醒的是,借款协议不同于借条。就是说,借款协议只能证明双方就借款达成了协议,但是是否将款项实际交付借款人,还需要有借据、收条等证据证明款项已经交付。而借条则是借款已经发生的证明,因此,千万不要将借款协议作为借据使用,否则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可能得不到法律保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借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借条应该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以及还款方式,这样写的借条才合法有效。另外,借条申请书、借条凭证、协议书及修改借条有关的书面材料都是借条的组成部分。借条还必须由借款人书写,且借条应该保持完整,不能有所损坏。
-
写借条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写借条需要注意的事项: 1、借条的书写人一定要由借款人书写; 2、借条尽量简洁明了; 3、不要书写借条的原因关系; 4、尽量附带借款人和贷款人的身份证号码。
2021.02.03 164 -
写借条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有关借条注意事项: 1、写清借款事由,借条上须注明借款用途; 2、借款合同中要约定合同履行地为债主常住地; 3、须注明资金实际支付方式和支付情况; 4、最好让借款人手写借条全部内容; 5、要知道且明确债务人的常住地址。
2021.02.03 292 -
签写借条时需注意哪些事项
签写借条时需注意的事项: 1、由借款人手写借条全文并签字,不要打印。 2、借条内容表述准确,不要产生歧义。 3、要求写清借款时间、借款用途、利息的约定、还款的期限。 4、贷款人交付钱款时,尽量不要现金交付,尤其是大额的借款,要通过银行汇款的
2020.12.11 135
-
书写借条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如何书写借条。1.写“借条”,而不写收条、欠条。借条表明了该条据的性质。而欠条一般认为是以往经济结算依据,不一定是借贷关系。收条只表明收到,不能单独证明借款关系。另外,欠条与借条计算诉讼时效的方式
2022-03-14 15,340 -
写借条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当事人写借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借条需具备借款的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重要的条款;借款的利率不能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以及借条的内容要约定明确。 2
2022-11-12 15,340 -
借条书写需要注意事项有哪些?
借条注意事项: 借条的基本内容包括: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本外币)、利息计算、还款时间、违约(延迟偿还)罚金、纠纷处理方式,以及债务人姓名、借款日期等要件。只要具备债权人姓名、借款金额、债务人姓名及借
2023-04-12 15,340 -
书写借条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写清借款事由 借条上须注明借款用途,以防一旦发生诉讼,借款人已赌债等形式进行抗辩。 解释:因赌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二、借款合同中要约定合同履行地为债主常住地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如果借款合同中
2022-08-11 15,340
-
01:10
写起诉书有哪些注意事项
起诉书也就是起诉状,在民事案件中,标题一般是“民事起诉状”。起诉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并按顺序写成:1、原告的身份信息。原告是个人的,应当写明原告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原告方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
3,674 2022.04.15 -
00:57
交房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在商品房交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物业服务合同的权利义务内容; 2、确定房屋的实际情况与合同约定是否一致。在验收房屋的时候,一定要要求开发商出具实测面积测绘报告。看房屋实际的面积是否和购房合同上签订的面积有误差。如果误差比
1,163 2023.01.04 -
00:56
签购房合同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签购房合同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应注明房屋的价格以及付款的方式,是全款还是按揭付款需要写清楚;应该明确产权证的发放时间;写清楚交房的时间,时间要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还要明确房屋的面积和质量,避免后期出现纠纷。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
1,540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