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认定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肇事人知道自己造成了交通事故,即行为人在逃逸时必须明知自己的行为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行为人的主观认知因素。 如果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2、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实践中,肇事人逃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但也有少数人是因为其他目的,如害怕遭到被害人亲友及其他围观群众的殴打而逃跑,这些人往往在逃离现场后,很快通过报告领导或报警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 显然,这些人的主观恶性要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在认定时加以区分,以保证准确适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纵。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行为人出于正当目的逃离现场后,必须及时向有关机关报案,接受法律处理,否则,如果行为人一逃便杳无音信,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认定:交通肇事逃逸构成犯罪的,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不构成犯罪的,不存在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认定如下: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
-
交通肇事逃逸逃逸认定标准是怎样的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标准是: 1、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2、明知发生交通事故,逃离事故现场的; 3、认为自己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4、虽然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是未报案且无故离
2020.06.26 167 -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的认定主要标准是肇事者是否主动自首,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自首的罪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
2022.04.14 274 -
交通肇事逃逸自首认定标准是什么
交通肇事逃逸后投案自首认定如下: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
2020.11.16 119
-
交通肇事逃逸认定标准是怎样的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交通肇事罪是一种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任何一种犯罪的
2022-05-06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是怎样认定的
根据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有自首情节的可根据具体情节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具体量刑标准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
2022-08-06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逃逸的标准是什么,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
2022-03-23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的认定
是否属于自首是有公检法部门依法进行认定的。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
2022-01-22 15,340
-
01:18
交通肇事逃逸怎样认定
出现以下几种情形可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行为人明知发生事故,仍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的; 2、事故当事人认为其对事故无责任,驾车离开现场的; 3、当事人出现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仍拒绝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的; 4、事故当事人将受害人
2,689 2022.04.17 -
01:31
交通肇事逃逸罪是如何认定的
交通肇事逃逸是行为人在交通运输肇事中具有以下情形,并因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逃逸是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的八种情形如下: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
2,010 2022.11.23 -
01:05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下: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
3,40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