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立案追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公安机关(包括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应依照法律规定进行立案追诉,包括立案侦查、审查批捕和审查起诉等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6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在处理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时,应根据案件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则应立案;若认为犯罪事实显著轻微,则不予立案。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强制措施第八十六条中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若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情况,必须立即释放,并发放释放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八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公安部1月下发的《公安部关于修改盗窃案件立案统计办法的通知》对立案标准的规定:公安机关凡接到报警的盗窃案件,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应受理、登记并认真查处。其中达到当地规定的盗窃犯罪数额标准的,立为刑事案件;撬门破窗人室盗窃的,扒窃的,使用刀刃等工具或携带凶器盗窃的,不论盗窃财物数额多少,均立为刑事案件;明显是惯犯作案或一人多次作案的,以及其他虽未达到规定的数额标准但情节或者后果比较严重的,也立为刑事案件;其余作为治安案件查处,经过工作发现构成刑事案件的,应及时立为刑事案件。盗窃数额在元以上的,或虽不足元但情节或后果严重的,立为重大案件;盗窃数额在0元以上的,或虽不足0元但情节或者后果特别严重的,立为特大案件。个人诈骗和抢夺公私财物的案件,参照上述立案标准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并考虑社会治安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盗窃地点无法查证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确定的有关数额标准认定。 盗窃毒品等违禁品,应当按照盗窃罪处理的,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第六条盗窃公私财物,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三项至第八项规定情形之 一,或者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数额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百分之五十的,可以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或者“其他特别严重情节”。
立案后要向对方送达一般7日内向被告送达传票,现实生活中法院立案后多久能收到传票一般由法院掌握,一般情况下在10天到一个月内。02法院立案后应该先传唤被告,通知被告后才会通知原告,也就是说法院先是电话通知被告,如果通知不到采用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诉讼文书所不能送达的情况下,最后采用公告送达,公告送达是指采用登报的方式送达传票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03法律规定案件的审理期限,传票在审理期限内下达。简易程序三个月,普通程序六个月,所以最长不能超过这个期限。
-
什么如何解释立案决定书
《立案决定书》是公安机关发现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决定立案侦查时制作使用的决定类法律文书。其作用是表明公安机关已经立案,案件进入侦查阶段。 《立案决定书》是公安机关开展侦查活动的重要依据。《立案决定书》制作完毕,标志着公安机关对某一犯罪事实
2024.06.07 10 -
应该如何解释纪委立案审查
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自己发现的或者接受的立案材料进行核对、调查的活动。其任务是正确认定有无犯罪事实发生,依法应否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为正确作出立案或者不立案的决定打下基础。对立案材料的审查,是立案程序的中
2024.06.22 22 -
如何解释私挖乱采立案标准
非法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造成矿产资源破坏”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属于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 非法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价值,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
2024.05.24 17
-
符合立案条件如何解释
诈骗数额达到3000元可以立案(“两高”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
2023-06-28 15,340 -
已过追诉时效如何立案
1.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已过法定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予起诉,或者宣告无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022-12-11 15,340 -
过了追诉期该如何立案?
1、过了追诉期的,一般无法立案。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过了追诉期的,一般不予追诉;但已立案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或公、检、国安机关该立案而不立案的,则不受追诉期的限制;此外,法
2023-01-03 15,340 -
如何解释案件审理处理立案程序
诉调对接,指矛盾纠纷调处中的诉讼方式与非诉讼方式相衔接。建立健全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审判权的规范、引导和监督作用,完善诉讼与仲裁、行政调处、人民调解、商事调解、行
2023-07-08 15,340
-
01:47
租售同权如何解释租售同权,也叫租购同权,就是租房和买房的居民均享有同等待遇,租赁房屋的承租人与购买房屋的房屋产权人尤其在受教育权利上享有同等待遇。2017年,广州市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政策落实租售同权,规定符合条件的房屋承租人子女也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
916 2022.04.15 -
01:30
担保物权如何解释担保物权是指担保物权人即债权人在债务人未按照债权债务合同的约定偿还到期债务或者发生担保合同所约定的可以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时,依法享有的对担保人提供的担保财产享有的优先受偿权利。 担保物权分为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最常见的担保物权就是抵押权。
1,904 2022.04.15 -
01:23
假释在法律上是如何解释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犯罪分子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危险性,且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其次,如果犯罪分子
1,175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