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劫罪可以减刑吗, 法定减刑的幅度是多少, 抢劫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抢劫罪可以减刑。一、法定减刑的幅度是多少 (一)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般不适用减刑。如果在缓刑考试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予以减刑,同时缩减其考验期限。但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相应缩减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减刑后的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不能少于两个月,判处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不能少于一年;(二)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1、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立功表现的,一般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2、确有悔改并有立功表现,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般一次减刑不得超过两年有期徒刑;3、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如果悔改表现突出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得超过两年有期徒刑;4、如果悔改表现突出并有立功表现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一次减刑不得超过三年有期徒刑。(三)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一般可减为十八年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三年以上十八年以下有期徒刑。(四)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缓期二年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减为无期徒刑,确有重大立功表现可减为十五的以上二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二、减刑一般能减多少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规定: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如果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立功表现的,服刑二年以后,可以减刑。减刑幅度为: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的,一般可以减为十八年以上二十年以下;对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十三年以上十八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罪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实际执行刑期,不得少于十年,其起始时间应当自无期徒刑判决确定之日起计处算。无期徒刑罪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又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自新罪判决确定之日起,一般在两年之内不予减刑;对新罪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的起始时间要适当延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抢劫罪可以减刑。如下: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的是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一次减刑不超过两年的是确有悔改和立功表现或有重大立功表现;一次减刑不超过两年的是被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悔改表现突出或有立功表现;一次减刑不超过三年的是悔改或立功表现突出。
-
抢劫罪入狱能减刑吗抢劫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抢劫罪的量刑标准规定
抢劫罪入狱的,只要积极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一般可以减刑。 抢劫罪的量刑标准 1、情节较轻的情形: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
2022-03-18 15,340 -
未成年抢劫罪判刑多少年抢劫自首的可以减刑吗抢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涉嫌抢劫罪,有希望判缓。1、犯罪较轻且自首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
2022-03-18 15,340 -
抢劫罪可以减刑吗抢劫罪的刑期是多少,应该怎么处罚
抢劫罪满足相关要求的,可以依法进行减刑。抢劫罪具体减刑的幅度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有明确规定: 被判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服刑期间,如果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立功表现
2022-04-15 15,340 -
多次抢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抢劫罪量刑标准中抢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多次抢劫:可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
2022-02-13 15,340
-
01:32
抢劫罪量刑标准是什么大家好,我是110咨询网的特约律师张神兵。抢劫罪这一罪名的主要特征为使用暴力夺取公私财物。所谓暴力,是指犯罪人对被害人的身体实行打击或者强制。抢劫罪的暴力,是指通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压制被害人的反抗,为犯罪排除障碍,从而劫取
2,818 2022.04.17 -
01:08
刑法抢劫罪量刑标准刑法中关于抢劫罪的量刑标准为:行为人通过威胁、暴力或者其他方式抢劫他人财物的,依法可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作罚金处罚; 有以下情况之一的,则依法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行为人的财产: 1、实施入室抢
4,897 2022.05.11 -
01:24
抢劫罪量刑标准抢劫罪这一罪名的主要特征为使用暴力夺取公私财物。抢劫罪的暴力,是指通过对被害人的身体施以打击或强制,借以压制被害人的反抗,为犯罪排除障碍,从而劫取他人财物的行为。而上述的其他方法,则是指行为人实施暴力、胁迫方法以外的其他使被害人不知或不能反
7,08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