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方有用男方有可以报销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女方未交生育保险费用符合条件可以使用男方保险报销。男性生育保险报销条件: (1)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和法定生育条件; (2)配偶生育或因病理原因流产时,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并已为男职工正常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不含补缴、欠缴和中断缴费)满10个月以上; (3)配偶未列入生育保险范围,且生育第一胎。配偶生育或因病理原因流产后,男职工持本人及配偶的居民身份证、《结婚证》、计生部门出具的《生育状况证明》或《第一胎生育证》、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出院记录、费用明细清单出具的无工作单位且无固定收入来源证明,到本人单位社保关系所在地的市、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一次性生育补贴申领手续;社保经办机构审核后,打印《男职工一次性生育补贴结付表》,男职工签字确认后领取补贴金额。《生育状况证明》或《第一胎生育证》到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具;不需要失业时间证明书,要求配偶户籍所在地街道(镇)出具的无工作单位且无固定收入来源证明。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女方未交生育保险费用符合条件可以使用男方保险报销。 男性生育保险报销条件: 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参保男职工,可申请享受一次性生育补贴: (1)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和法定生育条件; (2)配偶生育或因病理原因流产时,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并已为男职工正常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不含补缴、欠缴和中断缴费)满10个月以上; (3)配偶未列入生育保险范围,且生育第一胎。
-
女方没有生育保险男方可以报销吗
女方没有生育险男方有,能报销多少钱符合男职工生育保险报销条件的男职工在配偶生育时,可享受生育保险报销待遇。男职工生育保险报销标准:男职工享受生育保险主要用于对应照顾妻子生产的产假期间护理津贴,以及以后生育结扎手术等生殖健康医疗的相关费用报销
2020.12.15 407 -
女方没有生育保险男方有可以报销
女方未交生育保险费用符合条件可以使用男方保险报销。 男性生育保险报销条件: (1)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和法定生育条件; (2)配偶生育或因病理原因流产时,用人单位参加生育保险并已为男职工正常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不含补缴、欠缴和中断缴费)
2020.01.08 1,655 -
女方生育险没有买男方可以报销吗
男性职工正常参保状态下并且累计缴纳生育保险费用满12个月,由男职工单位开具其配偶无收入证明或者其配偶的失业登记证,所发生的生育医疗费用可以按规定申请报销,享受生育保险50%的待遇。
2020.12.08 263
-
女方报销可以用男方的吗
可以,生育保险报销流程,是指用人单位及职工本人就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生育医疗费、生育津贴等费用,男职工在配偶生育期间的看护假假期津贴向统筹地区生育保险基金报销的程序。具体的流程如下:用人单位需要提交的申
2022-10-23 15,340 -
女方没有户口男方和女方都可以报销吗?
女方未交生育保险费用符合条件可以使用男方保险报销。男性生育保险报销条件:同时具备以下条件的参保男职工,可申请享受一次性生育补贴: (1)符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规定和法定生育条件; (2)配偶生育或因病理
2022-10-25 15,340 -
女方没有男方有可以报销生育津贴吗
可以报销生育的医疗费用,生育津贴应该只是针对在职职工本身的。我参考的就江苏徐州市的“职工生育保险申领指南”,你可以到所在城市的社保中心详细咨询一下。
2022-10-24 15,340 -
男方交可以给女方报销吗?
是可以报销的,按正常的申报程序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四条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其职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未就业配偶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所需资金从生育保险基金中支付
2022-10-23 15,340
-
00:57
女方有外遇离婚男方有赔偿吗女方有外遇,导致夫妻感情破裂,从而解除婚姻关系,男方不一定会获得损害赔偿。想要获得离婚损害赔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一方实施了法定过错的行为,比如与他人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 2、提出离婚损害赔偿的一方,不具有上述的法定过错行为; 3、双
624 2022.04.17 -
01:02
男方出轨女方可以起诉小三吗男方出轨女方一般不可以起诉小三。只有在女方财产等权益被侵害时,才可以起诉小三。起诉应当满足以下条件: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
2,252 2022.05.11 -
00:59
女方抚养权可以不让男方看孩子吗即使女方拥有孩子的抚养权,其也没有权利阻止男方即孩子的父亲探望孩子。探望权,是夫妻离婚之后,不直接抚养孩子的父或母一方对孩子进行探望的权利。同时,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负有协助另一方行使探望权的义务。该权利属于法定权利,与直接抚养权同时成立,不
2,076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