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能够产生留置权的合同类型

能够产生留置权的合同类型

2023-03-02 15:14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3-03-02回复

专业分析:

可以产生留置权的合同类型有: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

法律依据:

根据《民法典》第七百八十三条规定:定作人未向承揽人支付报酬或者材料费等价款的,承揽人对完成的工作成果享有留置权或者有权拒绝交付,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可以产生留置权的合同类型有: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可以产生留置权。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合法手段占有债务人的财物,在由此产生的债权未得到清偿以前留置该项财物并在超过一定期限仍未得到清偿时依法变卖留置财物,从价款中优先受偿的权利。

律师普法更多>>
  • 不能产生留置权的合同
    不能产生留置权的合同

    留置权是指在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这时,债权人便为留置权人,占有的动产便为留置财产。留置权可适用于加工承揽合同,基本建设合同中的建筑安装承包合同,保管合同,运

    2021.01.21 116
  • 合同法留置权适用的合同类型有哪些
    合同法留置权适用的合同类型有哪些

    合同法中,留置权适用的合同类型有承揽合同、运输合同、保管合同以及行纪合同。

    2021.04.25 196
  • 行纪合同能够行使留置权吗
    行纪合同能够行使留置权吗

    1、《》规定行纪合同是能行使留置权的,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法律规定,委托人逾期不支付报酬的,行纪人对委托物享有留置权,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行纪合同是行纪人以自己的名义为委托人从事贸易活动,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 2、委托人向行纪人支

    2020.08.21 80
专业问答更多>>
  • 能产生留置权的合同类型

    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可以产生留置权。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合法手段占有债务人的财物,在由此产生的债权未得到清偿以前留置该项财物并在超过一定期限仍未得到清偿时

    2022-12-10 15,340
  • 可以产生留置权的合同类型

    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可以产生留置权。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合法手段占有债务人的财物,在由此产生的债权未得到清偿以前留置该项财物并在超过一定期限仍未得到清偿时

    2022-11-15 15,340
  • 可以产生留置权的合同类型有哪些

    可以产生留置权的合同类型有: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

    2022-10-16 15,340
  • 可以产生留置权的合同类型有哪些?

    可以产生留置权的合同类型有: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因保管合同、运输合同、加工承揽合同发生的债权,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留置权。

    2022-11-0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专利权的类型 01:16
    专利权的类型

    专利权的类型主要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 1、发明专利主要是指,发明人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专利并不要求它是经过实践证明,可以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技术成果。它可以是一解决技术的方案,也可以是一种构思;

    3,629 2022.04.15
  • 买卖合同的类型有哪些 01:15
    买卖合同的类型有哪些

    买卖合同的类型主要分为付款合同、试用合同、房屋买卖合同、拍卖合同等等。其中房屋买卖合同指的是,出卖人将房屋交付并转移所有权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房屋买卖合同的法律特征既有买卖合同的一般特征,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特征。这主要表现为:(1

    1,445 2022.05.11
  • 合同诈骗类型有哪些 01:14
    合同诈骗类型有哪些

    合同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捏造虚假事实、设定陷阱、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告诉另一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导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者履行

    876 2022.04.15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