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交易损害债权人利益能撤销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生活中,当债务公司出现经营困难、资不抵债的情况时,债务公司的高管,往往会选择通过关联交易的方式,转移公司优良资产或将公司资产据为己有,严重损害利益。这种情况下,债权人可以根据的规定,请求撤销关联交易合同,并要求高管赔偿相应的损失。为了避免出现不公平关联交易的情况,债权人应当尽可能多地关注债务公司的动态,尤其是涉及财产方面的变动,一旦发现损害己方利益的不公平关联交易,就应该及时联系债务公司进行处理。要是协商处理不成的,果断委托公司法律师起诉追偿,避免拖延时间过长,出现证据灭失等不利于诉讼的情况。根据《民法典》七十四条规定,因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关联交易损害债权人利益可以撤销。债务人公进行关联交易损害债权人利益时,比如通过关联企业或人之间,以签订买卖合同或者转让合同的方式无偿,或者明显不合理的价格转让债务人的财产,债权人有权依据规定提出撤销权之诉、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该转让行为。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可作为股东救济权的权利有以下几种: 1、变更权。股东根据自己的意思表示请求法院变更关联交易权利和义务内容的权利。 2、撤销权。股东根据自己的意思表示请求法院撤销关联交易的权利。 3、无效确认权。股东依单方意思表示请求法院确认关联交易无效的权利。 4、代位权。 当关联交易对公司造成重大损失,公司怠于向关联人行使请求权时,股东可依自己的意思代表公司向关联人行使请求权。
-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怎么办?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的,其他股东根据自己的意思表示,请求法院变更关联交易权利和义务内容。其他股东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思表示,请求法院撤销关联交易。
2020.10.22 180 -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如何救济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原告公司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请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赔偿所造成的损失; 被告仅以该交易已经履行了信息披露、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等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为由抗辩的,人民法院
2020.02.05 181 -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如何赔偿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公司可以请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赔偿所造成的损失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股东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给公司造成损失。
2020.08.24 211
-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吗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可作为股东救济权的权利有以下几种: 1、变更权。股东根据自己的意思表示请求法院变更关联交易权利和义务内容的权利。 2、撤销权。股东根据自己的意思表示请求法院撤销关联交易的权利。
2022-05-15 15,340 -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的,公司可以要求实施关联交易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给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也需进行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二款
2022-06-07 15,340 -
关联交易会损害公司利益吗
一般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赔偿所造成的损失。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损害公司利益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2022-06-26 15,340 -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怎么办
关联交易损害公司利益的,公司可以要求实施关联交易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或高级管理人员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如果给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也需进行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条第二款
2022-06-02 15,340
-
01:16
关联交易合法吗关联交易指的是存在关联关系的双方进行的交易,关联关系的定义在公司法第二百一十六条中有明确规定。如果一方与另一方存在控制关系,例如A公司是B公司的控股股东,则A公司与B公司之间的交易可以称为关联交易。如果交易双方受同一个主体控制,也构成关联交
9,434 2022.04.15 -
01:30
关联交易怎么认定具体怎样认定一个交易行为属于关联交易,可以从下面这三个方面进行判定: 第一,在关联交易中,当事人双方的经济地位处于不平等状态。换句话说,交易的一方拥有对另一方的控制权或者能够造成重大影响,从而使其处于不利地位,所以整个交易并非经过双方合意而
8,313 2022.04.15 -
01:15
债权人撤销权的效力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债权人撤销权的主要法律效力在于,能够撤销债务人损害债权实现的行为。其中就包括了,可以撤销债务人以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以不合理的高价收购财产、放弃到期债权以及无偿转让财产的行为等的行为。具体来说,债务人的行为一旦被人民法
75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