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层发现人被偷窥怎么解决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发现对面楼层的人偷窥,应该报警。偷窥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被偷窥的一方可以报警,将偷窥证据交给警方; 警察可以根据情况对偷窥者处以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发现对面楼层的人偷窥的要报警处理。偷窥属于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违法行为,被偷窥的一方可以报警把偷窥的证据交给警方; 警方可以根据情况对偷窥者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在自己家里发现对面楼层有人偷窥可以报警处理,因为对方偷窥隐私的行为是违法的,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报警后可以把偷窥的证据交给警方,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有偷窥、偷拍他人隐私行为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会被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
发现对面楼层的人偷窥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发现对面楼层的人偷窥可以采取报警措施。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0.05.07 219 -
在自己家里发现对面楼层有人偷窥应该怎样处理呢
在自己家里发现对面楼层有人偷窥的,当事人应该报警处理。警方进行调查后,确认对方有偷窥隐私行为的,一般会对其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0.05.15 319 -
从家里出来发现在自己楼层偷窥有没有事情
当事人若在自己家里发现对面的楼层有人偷窥自己家的,可以立即向公安机关进行举报,要求对方停止侵犯隐私权的行为。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
2020.08.11 116
-
家里发现有人在楼层别人偷窥怎么办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2022-07-10 15,340 -
别人偷窥自家楼层,怎么办
发现对面楼层有人偷窥可以报警处理,因为对方偷窥是违法的,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报警后,可以将偷窥证据交给警方,维护其合法权益。 偷窥、偷拍他人隐私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
2021-11-11 15,340 -
在自己家里发现对面楼层有人偷窥怎么办
在自己家里发现对面楼层有人偷窥可以报警处理,因为对方偷窥隐私的行为是违法的,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报警后可以把偷窥的证据交给警方,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有偷窥、偷拍他人隐私行为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会
2022-05-26 15,340 -
发现对面楼层的人偷窥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发现对面楼层的人偷窥可以采取报警措施。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2022-06-25 15,340
-
01:00
离职人员工资拖欠不发怎么解决只要劳动者遵守规定按照正规的离职程序办理离职手续后,劳动者在岗期间的工资用人单位必须按时发放。如果出现了离职人员工资拖欠不发的情况,劳动者可以通过2个途径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第一,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进行劳动监察投诉,虽然方
3,485 2022.04.15 -
01:05
工资拖欠不发怎么解决首先,逾期不支付劳动报酬属于违法行为。如果老板一直拖欠工资的,员工可以到当地的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行政部门有义务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逾期不支付报酬的,应当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
3,100 2022.05.11 -
00:57
开发商延迟交房怎么解决遇到开发商迟延交房,对于购房者来说往往不知道该如何维权。首先购房者可以先尝试与开发商进行协商。可以由购房者集体与开发商进行协商。在协商的过程之中,如果能够达成一致的意见,那么双方可以以书面的形式确定下来。如果不能够协商一致的,那么业主就要考
1,45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