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收养后可以生育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国家稳定现行生育政策,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第四十一条: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公民,应当依法缴纳社会抚养费。】 (一)符合再生育一个子女的条件未取得生育证生育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百分之三十征收。征收社会抚养费后补办生育证。 (二)违法多生育一个子女的,按照上年度总收入的二至六倍征收,其中重婚生育或者与配偶之外的人生育的,按照六至八倍征收;每再多生育一个子女的,依次增加三倍征收。 符合结婚条件但未办理结婚登记怀孕第一个子女的,应当在子女出生前补办结婚登记和生育证。非婚生育和非法收养子女的,依子女数量按本条前款第(二)项规定标准征收社会抚养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没有生育过子女只收养了一个子女的;或者说是已生育过一子女又收养一个子女的,可以再生育一个子女。但前提是,收养的子女必须是合法收养的子女,也就是说,收养行为是经过当地民政部门批准的。 如果是非法收养的,那就不能再生育了,因为非法的收养行为经当地计生部门限期改正而未改正的,则视同违法生育子女处理。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关注收养是否合法,以及双方是否可以出具不孕证明,符合条件的,可以当合法生二胎处理,是可以再生育的。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注意若夫妻双方婚前任何一方生育过子女,即使婚后未能生育子女,也不属本项规定的再生育情形。
-
夫妻收养小孩后还可以再生育吗
夫妻收养小孩后还可以再生育,只要双方符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规定,双方没有生育子女的,那么可以生育小孩,收养小孩后生育的孩子视为二胎,如果不符合条件生育的,要按照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
2020.04.17 187 -
事实收养可以公证吗
事实收养可以办理公证。根据法律规定,凡当事人能够证实双方确实共同生活多年,以父母子女相称,建立了事实上的父母子女关系,且被收养人与其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确已消除的,可以为当事人办理收养公证。
2020.01.02 120 -
事实收养可以公证吗?
事实收养可以办理公证。根据法律规定,凡当事人能够证实双方确实共同生活多年,以父母子女相称,建立了事实上的父母子女关系,且被收养人与其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确已消除的,可以为当事人办理收养公证。
2020.11.07 219
-
收养的孩子以后可以生育吗?
那要看收养是否合法,双方是否能出具相关不孕证明,符合条件的当合法生二胎处理,可以生。具体如下:《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有规定:婚后五年以上不育,经指定医疗机构诊断证明为不孕症,依法收养一个子女后
2022-07-24 15,340 -
收养后可以生育第二胎吗
要看收养是否合法。只要合法收养一个孩子,双方都可以出具相关不孕证明。符合条件的,合法生二胎,收养的孩子必须合法收养,也就是说必须经当地民政部门批准,领取《收养证》。具体如下:《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2021-11-20 15,340 -
收养孩子后还可以生育吗
若你们夫妻符合以下情况,则可以申请再生育一个子女: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或少数民族农村居民的; (二)第一个子女经市或区县(自治县、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组织鉴定患有非遗传性疾病,不能成长为正常
2022-01-29 15,340 -
收养孩子后还可以再生育吗
不符合再生育条件,生育要承担高额社会抚养费。第十五条夫妻双方系国家工作人员(含招聘干部,下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城镇居民,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一)经设区的市、自治州或者省的独生
2022-02-03 15,340
-
00:51
男方有生育险可以领生育津贴吗男方有生育险不可以领生育津贴。只有女方在没有生育保险使用男方的生育保险的情况下,女方可以用男方的生育险领取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对职业妇女因生育而离开工作岗位期间,给予的生活费用。有的国家又叫生育现金补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
11,365 2022.04.17 -
01:11
离婚后可以收养孩子吗离婚后,作为无配偶者也可以收养孩子。但是需要注意,根据我国收养法的规定,没有配偶的男性在收养异性子女的时候,必须满足与被收养人年龄差在四十周岁以上的要求。同时,由于收养法遵循了原来的计划生育政策,在收养子女的时候,收养人必须满足原来无子女的
4,017 2022.04.17 -
00:57
生育险和生育津贴可以一起报销吗生育险和生育津贴是否可以一起报销,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法律明确规定,生育险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用人单位已经帮职工缴纳生育保险费的,职工生育后,应当享受相应的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应当按照法律的规定报销生育医
7,71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