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犯罪中明知是犯罪怎么判?

犯罪中明知是犯罪怎么判?

2022-09-01 21:4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河北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9-01回复

专业分析:

上所称的“明知”是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而司法实践中,认定被告人主观上是否“明知”会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认知能力、供述、所涉食品的质量、价格及进销渠道等主、客观因素予以综合判断。如果行为人对所销售的食品是否有毒有害持有放任态度,不关心其是否对公众造成危害,可以从主观上认定行为人具有概括的故意,应当认定为“明知”。如果行为人长期从事该食品销售的生意,并且熟悉市场行情,知道该食品需要具备的相关的食品安全检验检疫证书,而该食品明显没有相关的安全证书,可以说明行为人可能知道所售食品有毒有害。如果行为人销售的食品显著低于市场价格,并且无法合理解释低价销售的原因的,可以推定行为人明知有毒有害。当然,在具体办案过程中,要如何评价行为人对其行为性质的认识,并不能仅仅依靠行为人的供述,也需要在考察行为人客观行为的基础上,依据一般社会人的认识标准,判断其对于自身行为所具有的社会意义的认识程度,从而判定其是否认识到自身的行为的违法性;而且这种法律禁止性的认识,也并不要求行为人对于法律规定有着具体明确的认识,而是一种观念上的盖然性认识,这种认识以未超过其依据日常生活经验所能获得的认知程度为限度;行为人对其销售的食品是否安全不清楚,那就有可能存在有毒有害的情形,并且行为人对可能出现的导致危害他们生命健康的结果持有放任的态度,主观上存在概括的故意,那就可以认定行为人“明知”。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明知可能是犯罪的构成要素,但并不必要的要素。刑事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明知是犯罪构成要素,但不是必要的要素。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律师普法更多>>
  • 明知是犯罪要素说明什么呢?
    明知是犯罪要素说明什么呢?

    “明知”是犯罪的构成要素,但不是必要的要素。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

    2020.01.10 106
  • 共同犯罪中明知如何认定
    共同犯罪中明知如何认定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犯罪人的主观方面是明知该行为是犯罪的认定为共同犯罪中明知;明知表明行为人已经知道,属于犯罪故意范畴。如果行为人对犯罪行为作出“明知”供述,其供述与相关证据在逻辑上具有自洽性,那么可以判定行为人在主观上系明知。

    2020.10.11 143
  •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怎么判
    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怎么判

    犯罪未遂,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此对于未遂犯首先要按照所犯之罪的既遂的标准确定一个基准刑,然后在基准刑基础上参考案情事实、犯罪情节等因素综合考虑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

    2020.02.03 120
专业问答更多>>
  • 罪犯犯罪,中止犯罪的怎么判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

    2022-04-26 15,340
  • 明知是犯罪该怎么认定

    上所称的“明知”是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而司法实践中,认定被告人主观上是否“明知”会结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认知能力、供述、所涉食品的质量、价格及进销渠道等主、客观因素予以综合判断。如果行为人对所销售的

    2022-08-29 15,340
  • 掩饰犯罪所得罪中的明知是什么意思

    是否明知,看证据情况,是法律问题。先看有没有“不明知”的无罪辩护理据。 掩饰犯罪所得罪:要看是否明知处理的是赃物。明知是指“知道”或者“有证据证明推定知道”,不包括“过失不知道(即应当知道而因为过失确

    2022-03-28 15,340
  • 犯罪中止会判刑吗?想知道犯罪中止会怎样判刑?

    我国现行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具有以下特征:(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二)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

    2022-08-28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受贿犯罪怎么判 01:07
    受贿犯罪怎么判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犯受贿罪的,根据受贿所得数额及情节进行处罚。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受贿罪的判刑如下: 1、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

    563 2022.04.17
  • 诈骗犯罪怎么判 00:55
    诈骗犯罪怎么判

    诈骗罪的量刑,首先看是单位还是个人实施,其次看诈骗的数额,量刑最低三年以下,最高是无期徒刑。如果有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诈骗救灾、抢险、防汛、扶贫、医疗款物等;假冒国家机关或者公益

    1,176 2022.04.17
  • 渎职犯罪怎么判 00:57
    渎职犯罪怎么判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渎职犯罪指的是,规定在刑法典第九章的犯罪行为的总称。其中,较为重要的罪名是滥用职权罪与玩忽职守罪。对于两项罪名,刑法规定了两个量刑幅度,第一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二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国家机关工作

    904 2022.04.17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