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内发现异物时的赔偿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食品中发现了异物,那么这款食品就可以被归类为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范畴。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可以要求退货并得到全额赔偿,或者向销售商提出赔偿要求,要求支付商品售价十倍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三倍的赔偿金额。 如果制造商或销售商在明知其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情况下仍继续生产或销售,消费者不仅有权寻求赔偿损失,还可以向产销方要求支付相当于商品总价值十倍的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根据《食品安全生产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如果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那么就不在赔偿范围之内。
《食品安全生产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第二款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 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包装食品中吃出异物的索赔: 1.消费者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 2.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1、5月1日开始,实行了新的《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以前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号,从“12位数字”变成了“C14位数字”,且《办法》中提到:“变成C证以后就不用标识标志”2、而C也没有标志,所以新办法实施后,批准生产的食品包装上就看不到标志了,包装上印的是生产许可证号。 3、但由于存在有些企业已经印了大批的包装,不可能不用完;也有企业老证的有效期很长,不会马上换新证等情况。办法给出了一个缓冲期,截止到9月31日,企业依旧可以继续延用之前的生产许可证。也就出现了现在市场上有的食品包装袋上有标志,有的没有的情况。扩展资料:,是企业食品生产许可“ca”的缩写,这不是一个认证标志,而是一个生产许可标志,实施生产许可,不止针对食品,也包括其他产品。
-
-
食品变质赔偿问题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2020.09.12 230 -
-
发现食品有问题时怎么办
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并保留证据 特别是在食用购买的食品出现不适后,及时去医院治疗,并且保留了所有的处理单据。消费者购买食品后到医院诊断时间差较短,较好地证明了食用购买的食品与身体不适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因
2022-03-21 15,340 -
食品内发现异物如何赔偿,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食品内发现异物可以要求退全款,而且可以向商家索要十倍赔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
2023-12-01 15,340 -
食品安全问题赔偿标准,食品安全问题赔偿标准,食品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和经营知道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了要求赔偿损失之外,还可以向生产者和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格的10倍或者损失的3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金额不足1000元的,为1000
2021-10-27 15,340 -
在包装的食品中发现头发怎么办
消费者可以起诉销售方或生产方主张赔偿,或向消协投诉处理
2022-10-22 15,340
-
00:59
买的食品发霉了怎么赔偿买的食品发霉了,经营者和生产者需要赔偿消费者的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可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
5,934 2022.04.17 -
01:08
食品包装条形码怎么申请食品条形码申请流程如下: 1、准备资料: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企业公章、向分中心领取《中国商品条码厂商识别代码注册登记表》,并按照要求填写; 2、缴纳费用:根据企业类型,缴纳相应的费用,并保留缴费凭证; 3
11,371 2022.04.17 -
01:00
变质食品赔偿标准变质食品赔偿标准如下:消费者如果购买到变质的食品,可以选择获得食品购买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且此笔赔偿金的支付请求可以向食品的经营者提出,也可以向食品的生产者提出。但无论具体是向谁索赔,都需要带着购买到的变质食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
6,435 2022.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