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贪污罪取保候审有什么条件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罪名无关。 取保候审的条件有: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以上都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体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正常活动以及职务的廉洁性,但主要是侵犯了职务的廉洁性。 2、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 3、主体 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 4、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自直接故意,并具有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过失不构成本罪。
构成贪污罪的条件,具体如下: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即从事国家机关公务的人员,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行使一定职权,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侵犯公共财产;主观方面有犯罪意图;行为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便利、挪用、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
-
贪污罪构成犯罪条件是什么?
一、危害:贪污罪属于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不仅损害了党和国家的形象,阻碍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进程,同时还降低了党政机关的工作效率,造成整个社会的信任危机。 二、构成条件: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 2、侵犯的是公共财物。 3、主观方面
2020.04.26 118 -
-
贪污罪能取保候审吗
贪污罪是可以取保候审的,但是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会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并且采取取保候审不会发生社会危害性的;或者患有严重疾病、怀孕或者孩子在哺乳期的妇女;羁押期限届满,但案
2022.04.13 746
-
什么条件可以构成贪污罪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即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军事机关中行使一定职权、履行一定职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
2021-06-19 15,340 -
贪污罪有什么构成要件?
贪污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公务的廉洁性和公共财产所有权。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
2021-06-22 15,340 -
贪污罪能取保候审吗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
2021-06-22 15,340 -
贪污罪能取保候审吗
贪污罪是可以取保候审的。根据刑法第382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是贪污罪。《刑法修正案(九)》将原来以数额定罪改为以情节定罪。根据你
2022-03-15 15,340
-
01:04
贪污罪构成要件贪污罪,指的是国家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盗取、侵占、骗取或通过其他不正当的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产的行为。 贪污罪构成要件有: 1、贪污罪所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该罪既侵犯了国家机关、国有单位的正常活动及职务的廉洁性,又侵犯了公共财产的
3,738 2022.04.15 -
00:55
什么条件取保候审行为人要适用取保候审,应当具有以下条件之一:第一,被判处的刑罚可能为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第二,被判处的刑罚虽然可能为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是对其取保候审确实不致社会危险的;第三,因身体患有严重疾病导致生活无法自理、怀孕或者是正在哺
1,069 2022.04.15 -
01:16
贪污罪能取保吗在我国,取保候审有严格的程序,哪些人可以取得候审,取得候审需要什么条件,法律都有严格的规定。贪污罪是能够取保候审的,但是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要求:1.判处的是管制、拘役等独立使用的附加刑;2.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候审之后不会对社会发生危险的;
1,426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