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火罪是如何认定,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放火罪的认定: 1、放火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故意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的行为,不要求一定要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后果,只要放火有危害公共安全的现实危险,可燃物开始独立燃烧即构成本罪既遂。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对放火罪的认定,可以从构成要件入手,其中包括了四方面: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其侵犯的对象,主要是公私财物或者其他公私财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放火,是故意引起公私财物燃烧的行为。放火的行为方式,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的。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由于放火罪社会危害性很大,所以依据法律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犯放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
-
如何认定放火罪
有以下构成要件可以认定为放火罪: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
2020.07.13 115 -
放火罪如何认定
放火罪的认定为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放火,就是故意引起公私财物燃烧的行为;主体为一般主体;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020.08.27 104 -
放火罪如何认定?
放火罪的认定标准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2020.07.30 109
-
放火罪的认定标准具体是什么
放火罪的认定标准是: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上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要件是满十四周岁居于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是故意
2023-11-12 15,340 -
放火罪是指什么如何认定放火罪
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犯罪客体是公共安全,既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权。客观方面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故意,其包括直
2023-09-23 15,340 -
放火罪既遂如何处罚?,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放火罪既遂的处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2023-08-09 15,340 -
放火罪的具体认定标准是什么呢
放火罪的认定标准是: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客观上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体要件是满十四周岁居于相应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是故意
2023-09-02 15,340
-
00:52
火车票退票规定是什么
火车票退票规定是: 1、开车前15天以上退票的,不收取退票费; 2、票面乘车站开车时间前48小时以上的按票价5%计; 3、24小时以上、不足48小时的按票价10%计; 4、不足24小时的按票价20%计。开车前48小时至8天期间内,改签或变更
795 2022.05.21 -
01:07
犯重婚罪是如何认定的
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下面四个要件,就构成了重婚罪: 第一,犯罪嫌疑人属于达到了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具体包括两类:一是明知道他人有配有,虽然自己未婚,仍然与他人结婚的;二是自己已经结婚并且没有离婚,却仍然与他人再次结婚的
8,701 2022.04.15 -
01:16
关于贪污罪是如何认定的
贪污罪的认定主要通过以下方面:1、主观上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是以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目的;2、贪污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或受委托经营、管理国家财产的人员;3、侵犯的客体为公共财物的所有权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4、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之便
1,64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