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之债的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的规定,未确定或者不明的债务,可以按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确定履行期限的,自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自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限,但债务人第一次向债权人主张权利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自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四条规定,未定或不明之债,依照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第五百一十一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我国民法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侵权之债的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
2021.04.15 336 -
债权的诉讼时效期间如何起算
租到隔断房违反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有权解除合同。承租人对房屋隔断不知情的、承租人知情但隔断房不符合安全标准危及承租人安全的,承租人有权要求解除租赁合同。
2021.03.01 86
-
不作为义务之债的诉讼时效期间
以不作为为义务内容之债的诉讼时效,自债权人得知或应当知道债务人作为之时开始计算。行政诉讼是由诉讼时效限制的。一般诉讼时效。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起
2021-12-14 15,340 -
不当得利之债起诉时效期间
1、不当得利的概念: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比如错付货款,多付收方不当得利,少付付方不当得利。拾得遗失物据为己有是不当得利等等。 2、不当
2022-08-28 15,340 -
债务人下落不明诉讼时效期间
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为三年,即使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人民法院也应当受理。受理后,查明诉讼时效是否有中止、中断、延长的理由。如果没有,则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如果有暂停、中断、延长的理由,将进行实体审判。《民
2021-12-11 15,340 -
债权诉讼时效的起算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时效期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答辩权。 我国民法规定,诉讼时效期间,权利受损和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
2021-10-19 15,340
-
01:05
无履行期限债务的诉讼时效的起算
无履行期限的债务,是指债权人和债务人没有对还款的时间作出明确约定的债权债务关系。面对此种情况,要明确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可以分四步进行: 1、双方协商,达成补充协议,约定一个还款时间,诉讼时效自约定时间届满之日起算; 2、可以用其它方式确定
807 2022.04.15 -
01:16
债务承担的诉讼时效起算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迟迟不肯还款的,债权人最好在欠条上写的日期后的三年内,到人民法院进行
1,332 2022.04.15 -
01:40
债务的诉讼时效
根据民法典的最新规定,与以往的民法通则不同,债务的诉讼时效,从原来的两年改为三年。根据民法典第188条的规定,在我国权利受到侵害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定诉讼时效是三年。三年的起算时间,按照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算,同
2,590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