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故意破坏现场怎么处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当事人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报警,不能逃逸。并在来车方向50米以外的地方放置警告标志,以免其他车辆再次碰撞,严防再次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处理人员尚未到达现场之前,当事人必须互相主动出示证件,证明身份、姓名、单位,以防有人为逃避责任乘乱溜走,给现场勘查和事故处理带来麻烦,然后,设法保护现场。根据事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不准移动现场上的任何车辆、物品,并要劝阻围观群众进入现场。对于易消失的路面痕迹、散落物,应该用塑料布等可能得到的东西加以遮盖。造成人员伤亡的,应立即对人员进行抢救,若需变动现场,应当表明位置。对油箱破裂、燃油溢出的现场,要严禁烟火,以免造成火灾,扩大事故后果。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现场遭到破坏的情况下,要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责任认定:第一,如果是交通事故当事人一方故意破坏现场的,破坏现场的当事人要承担全部责任。第二,如果事故现场不是被当事人故意破坏的,而是由于疏忽或者其他原因,比如由于暴雨等受到破坏,则由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直接根据法律规定承担全部责任。除此之外,如果还造成一人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构成交通肇事罪,要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
-
交通事故破坏现场怎么处罚?
造成交通事故后肇事方破坏现场的,应当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应当对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的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
2020.05.20 132 -
交通事故破坏现场
第一,如果是交通事故当事人一方故意破坏现场的,破坏现场的当事人要承担全部责任。第二,如果事故现场不是被当事人故意破坏的,而是由于疏忽或者其他原因,比如由于暴雨等受到破坏,则由有举证责任的一方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2021.04.02 428 -
交通事故现场破坏怎么处理
交通事故现场破坏的由破坏者承担全部责任。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承担全部责任: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
2020.01.18 119
-
故意破坏交通事故现场如何处罚
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直接根据法律规定承担全部责任。除此之外,如果还造成一人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构成交通肇事罪,要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
2022-07-19 15,340 -
交通事故中破坏现场会怎么处罚
如果现场被破坏,必须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责任认定。第一,交通事故当事人故意破坏现场的,破坏现场的当事人必须承担全部责任。第二,如果事故现场不是被当事人故意毁坏,而是由于疏忽或其他原因,比如暴雨等被毁坏
2021-10-21 15,340 -
现场破坏交通事故怎么处理
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破坏现场的,不会根据车辆对责任进行分摊,而是由故意破坏现场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
2022-04-14 15,340 -
交通事故现场破坏怎么处理
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破坏现场的,不会根据车辆对责任进行分摊,而是由故意破坏现场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
2022-02-24 15,340
-
01:13
交通事故逃逸事故怎么处罚
发生交通肇事后逃逸,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触犯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人主观上为过失,主观恶性较小,社会危害性较低,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但交通肇事后,行为人明知事故的发生,为推卸、逃避责任的承担而逃逸,
1,283 2022.04.15 -
01:21
交通事故逃逸会怎么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交通运输管理的法规,因此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而导致了受害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物受到重大损失的行为,该罪的量刑标准有: 1、犯交通肇事罪一般情
4,697 2022.04.17 -
01:15
醉驾造成交通事故怎么处罚
醉驾本身是违反刑法的行为,涉嫌触犯刑法规定的危险驾驶罪,如果行为人在公共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又因为醉驾造成交通事故的,这时候行为人就同时触犯了刑法规定的交通肇事罪。由于不能数次处罚同一个犯罪行为,根据处理想象竞合犯的原则,应该从一重罪追究
2,44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