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罪的定罪标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发行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擅自发行致使三十人以上的投资者购买了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的; (三)不能及时清偿或者清退的; (四)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非法集资案件中,主要的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如果同时满足4个条件,会被定性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第一,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第二,通过媒体、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第三,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给付回报; 第四,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发行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擅自发行致使三十人以上的投资者购买了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的; (三)不能及时清偿或者清退的。
非法集资罪数额标准:个人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单位进行集资诈骗,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数额在15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应当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
-
非法集资的定罪量刑标准
非法集资罪的量刑标准是:数额较大的,判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判处五年至十年之间的有期徒刑;如果是数额特别巨大的,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还要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0.01.24 192 -
非法集资罪定罪标准有哪些
以下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定罪的标准。 (一)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 (二)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
2020.11.26 270 -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有何标准
根据法律规定,要认定为非法集资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形式吸收资金; 2、通过媒体,推介会,宣传单,手机短信等向社会公众宣传非法集资是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的规定,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的行为; 3、
2022.04.12 1,563
-
非法集资罪定罪标准
非法集资罪立案标准: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发行股票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发行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擅自发行致使三十人以上的投
2022-04-11 15,340 -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标准
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人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人
2021-12-03 15,340 -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标准
《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欺诈手段非法集资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款;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
2022-01-06 15,340 -
非法集资罪的定性标准
所谓非法集资,是指公司、企业、个人或其他组织未经批准。违反法律、法规,通过不正当的渠道,向社会公众或者集体募集资金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行为实质所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
2022-04-27 15,340
-
00:58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标准
非法集资的认定标准:1、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标准是没有合法资格的组织吸收公众存款或者是有合法资格的组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2、集资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诈骗的方式募集资金,也就是需要别人基于错误的认知处分了自己的财产。非法
3,431 2022.04.17 -
01:24
非法集资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我国《刑法》并没有直接规定非法集资罪。实质上的非法集资罪包含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两个主要的罪名。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按照情节严重程度以及数额大小判三年以下、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不等。集资诈骗罪按照情节严重程度以及数额大小判五年以
1,155 2022.04.17 -
01:29
非法融资的定罪标准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没有非法融资罪的规定,但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非法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犯罪对象是公众存款,也即不特定多数人的存款。本罪的主体
1,01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