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增值税发票罪的构成要件有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客观方而表现为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两种行为方式。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六条 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构成要件: 1、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2、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 3、客体是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 4、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构成要件是: 1、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
构成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要件?
构成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2020.11.04 119 -
什么是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我国实行改革,建立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制度,是深化改革、促进竞争、公平税负和保障国家税收的需要。 2、客观要件,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在客观方
2020.03.28 124 -
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犯罪构成是: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要
2020.02.22 94
-
伪造增值税发票构成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刑法》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专用品和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
2021-06-26 15,340 -
伪造增值税发票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 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专用品和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品,是指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用于发票防伪的专用
2022-11-04 15,340 -
伪造增值税发票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制度。 本罪的犯罪对象为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包括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专用品和发票监制章。发票防伪专用品,是指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用于发票防伪的专用
2022-11-14 15,340 -
持有伪造增值税发票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客体要件持有伪造的发票罪为复杂客体,主要包括国家的发票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制度。发票是财务收支的法定凭证,是会计核算的重要依据。税务机关负责发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组织实施,并负责对一切印制、使用发票的单位
2021-06-19 15,340
-
01:17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怎么判
根据刑法规定,行为人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依法可被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涉嫌发票的数量较大或导致严重情节的,依法会被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涉嫌
1,103 2022.04.17 -
01:12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判几年
如果犯罪嫌疑人非法复制或者通过其他方法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非法销售、倒卖伪造的增值税发票的就构成了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这个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一,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
564 2022.04.17 -
01:07
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怎样判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指的是行为人违反国家税收征管的法律法规、国家发票管理法规,非法制造伪造增值税专用发票或出售伪造的增值税发票的行为。 该罪的量刑有: 1、犯本罪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判处
67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