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是如何样的,我爸爸工伤后就要去做鉴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能力鉴定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劳动能力鉴定的法规、政策,依法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二、负责开展本市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人员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提出的劳动能力鉴定。三、受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委托,负责本市致残程度的劳动能力鉴定,负责对工伤、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丧劳的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再次鉴定。四、受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委托,负责组织工伤康复医学专家对工伤康复对象进行确定,对工伤康复定点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估。五、执行国家和本市制定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规范劳动能力鉴定程序,负责对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工作人员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业务培训。六、负责本市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库的管理,规范劳动能力鉴定专家的工作规程。七、负责指导各区(县)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协助处理其报送的工伤疑难和有争议案件。对各区(县)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受理点进行业务指导。对各区(县)劳动能力鉴定机构执行劳动能力鉴定情况进行检查。八、承担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委托的其他日常事务性工作。九、承担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委托或交办的其他职责任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工伤职工申请劳动能力的鉴定程序:先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递交工伤认定决定书等资料;然后等待其受理后,抽取专家建立专家组;再由专家组作出鉴定意见;最后由该鉴定委员会根据鉴定意见依法作出鉴定结论。
工伤先申工伤认定,然后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进行伤残鉴定前,要先行确定工伤认定是否达到伤残等级,如果不是有特别影响生活的,会难以认定等级。伤残鉴定是用于非工伤的人身损害的鉴定。
-
工伤做劳动能力鉴定还是伤残鉴定
工伤应当申请做劳动能力鉴定。两者的区别是: 1、确定的时间不同。伤情鉴定在伤情发生后即应进行,而伤残评定则应在治疗终结后进行,这是因为两者的评价基础不一样; 2、提出鉴定的时间和机关不同。劳动能力鉴定由劳动者或家属或单位向劳动部门提出; 3
2022.07.02 7,193 -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是怎样做
工伤申报人应提供工伤申报材料、工伤证明资料、诊疗工伤的医疗诊断书和职业病诊断证明书。省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对工伤申报人提供的上述材料进行审核,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查取证。
2020.05.07 214 -
有工伤鉴定书能否去做劳动能力鉴定
没有工伤鉴定书劳动者个人是可以去申请做劳动能力鉴定的,关于劳动能力鉴定需要携带有关材料前往相关部门进行鉴定,而且这种鉴定必须要符合法律的规定。
2020.11.03 293
-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是应该如何样的,我爸爸工伤后就要去做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劳动能力鉴定的法规、政策,依法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二、负责开展本市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人员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提出的劳动能力鉴定。三、受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委托,负
2022-08-24 15,340 -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是该怎样的,我爸爸工伤后就要去做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劳动能力鉴定的法规、政策,依法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二、负责开展本市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人员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提出的劳动能力鉴定。三、受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委托,负
2022-09-02 15,340 -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是应该怎么样的,我爸爸工伤后就要去做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一、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劳动能力鉴定的法规、政策,依法开展劳动能力鉴定工作。二、负责开展本市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人员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提出的劳动能力鉴定。三、受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委托,负
2022-08-24 15,340 -
工伤爸爸是否能做伤残鉴定
发生工伤事故,可以及时向当地劳动局进行申报,并由劳动局安排鉴定。
2022-08-25 15,340
-
01:21
工伤鉴定去哪做工伤认定应当去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人可以是用人单位,如果用人单位不提出的,本人或者本人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一年内提出申请。提出申请时应该带上工伤认定申请表
2,905 2022.04.15 -
00:52
工伤在哪做伤残鉴定根据有关伤残鉴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以知道,有工伤的员工可以到以下两个地方做伤残鉴定: 1、一般可以到伤残鉴定机构也就是当地的社保部门工伤鉴定中心,进行伤残鉴定; 2、工伤员工还可以到当地的司法鉴定中心做伤残鉴定。员工可以根据有关部门做出
1,606 2022.04.17 -
01:05
工伤后多久可以做伤残鉴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1,99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