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金多少有时间限制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工伤认定是有时间限制的,用人单位在事故发生后的一个月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未申请认定,那么员工本人可在事故发生后的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如果工伤已经认定,工伤伤残等级鉴定后有伤残等级,员工可以领取社保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无时效性的法律规定的。2、如果员工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应由单位支付的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不同地区单位同时需要支付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如果单位不支付,在发生纠纷的一年内可以提出劳动仲裁,劳动仲裁的时效性为一年。3、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伤残鉴定有时间限制吗?大概多长时间
伤残鉴定有明确时间限制,一般是在伤害完好或治疗终结后15日内书面提出申请。伤残鉴定的范围包括交通事故伤残、工伤事故伤残、意外伤害伤残、打架斗殴伤残。主要是由司法部门(比如交警队、派出所、法院)委托伤残鉴定机构做相应的鉴定。
2020.02.23 194 -
退押金有时间限制吗?
押金退还的时间限制是:押金,是一方当事人将一定费用存放在对方处保证自己的行为不会对对方利益造成损害,如果造成损害的可以以此费用据实支付或另行赔偿。在双方法律关系不存在且无其他纠纷后,则押金应予以退还。在违约时将会被扣除。对于押金的退还时间,
2021.01.27 878 -
大学转户口有时间限制吗
大学转户口没有时间限制,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都可以在入学之初将自己的户口由家庭所在地迁移到学校所在地。这个户口迁移是自愿的,学生可以选择迁,也可以选择不迁,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依照相关法律规定户口转移流程为: 1、向迁入地派出所提出申请
2020.08.30 2,323
-
行政拘留有时间限制吗?有多少时间限制?
公安部于2000年8月21日印发了公安部《关于治安拘留时间如何计算问题的批复》(公复字[2000]8号),对这一问题作了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三十五条中‘受拘留处罚的人应
2022-07-30 15,340 -
续约的补偿金有时间限制吗
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劳动者领取经济补偿金有时间限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在劳动者办理工作交接时支付。按《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2022-10-05 15,340 -
装修合同违约金上限多少,大概多长时间
装修合同违约金的金额当事人可以自由与装修公司约定,可以约定一定的金额,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计算方法。约定金额没有固定的计算方法,但违约金有上限,即最高不得超过违约造成的实际损失的30%。超过这个标准的,
2021-11-08 15,340 -
续约补偿金的时间上有限制吗?
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劳动者领取经济补偿金有时间限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不续签,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在劳动者办理工作交接时支付。按《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规定,
2022-10-05 15,340
-
01:24
违约金上限是多少根据我国合同法可以知道,当事人可以在订立合同的时候约定一个具体的数额作为违约金,或者根据违约方造成的实际损失来确定违约金的具体数额。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数额过分高于实际损失的话,违约方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提出请求,适当减
2,325 2021.04.25 -
01:30
财产继承有时间限制吗财产的继承存在时间限制,只要被继承人死亡之后,能够确定继承人的话,继承程序就会就此开始。根据我国继承法第二条的规定,继承自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展开。换句话说,财产的继承的起算时间就是,被继承人已经死亡,既包括自然死亡,又包括被宣告死亡。具体来
1,585 2022.04.17 -
01:05
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吗取保候审有时间限制,最长期限是十二个月。根据规定,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
959 2022.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