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主观动机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在心理状态上不同。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没积极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 2、在认识因素,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认识程度有所不同。直接故意: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必然性。间接故意:,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
过失犯罪存在间接正犯。间接正犯是指行为人以自己的犯罪意图,利用无责任能力的人或无犯罪意思的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的人。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过失犯罪存在主观恶性吗
没有主观恶性。过失犯罪是存在两种情况的:第一种是过于自信,以为自己能够避免损害结果发生,但是损害结果依然发生了,第二种是疏忽大意,本来尽到足够的注意义务,或是正常思维逻辑下即可发现或预见到损害后果的,却因为自己的疏忽、马虎而导致损害结果的发
2020.12.19 169 -
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的区别
故意和过失的区别在于: 1、二者在主观方面有明显的不同,过失的主观恶意很明显的小于故意导致主观恶意; 2、二者的结果在定罪的时候所起的作用不一样; 3、从处罚的角度看,过失犯罪的法定刑很明显的低于故意犯罪。
2020.02.22 1,452 -
过失犯罪是不是不存在间接正犯
过失犯罪在我国存在间接正犯,间接正犯是指行为人以自己的犯罪意图,利用无责任能力的人或无犯罪意思的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自己的犯罪目的的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
2020.07.09 114
-
间接故意致人死亡,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吗?
间接故意只要结果一经发生,就存在犯罪目的,犯罪目的可能与犯罪结果不一致,但无碍犯罪目的的存在性。 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的发生但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存在过于自信的过失及疏忽大意的过失。行为人的行为既
2022-08-08 15,340 -
间接故意致人死亡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吗?
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种。间接故意是故意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为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主观上存在犯罪故意,有犯罪目的。 举例:比如说一小偷偷东西被你发现,在你追逐他的过程中,他不慎掉入河
2022-06-26 15,340 -
不存在主观故意犯罪
刑事责任的概念是指,实施犯罪行为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具体表现为犯罪分子有义务接受司法机关的审讯和刑罚处罚。不存在主观故意不予刑事处罚,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
2022-07-02 15,340 -
间接故意和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目的是怎样的
故意犯罪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二种。间接故意是故意犯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为放任犯罪结果的发生,因此主观上存在犯罪故意,有犯罪目的。 举例:比如说一小偷偷东西被你发现,在你追逐他的过程中,他不慎掉入河
2022-07-03 15,340
-
00:58
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间接故意和过失在本质上既有一定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其区别在于: 1、两者在认识因素上有一定的区别,两者虽然都预见了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在认识因素上不同。间接故意的心理对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并没有发生错误
1,298 2022.04.17 -
00:59
刑法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区别刑法中的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则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具体来说,两者在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方面存在差别。 在
2,298 2022.04.15 -
01:21
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有什么区别过失犯罪和意外事件有以下两点区别: 1、两者的性质不同。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而意外事件是指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
1,074 2022.06.15